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灵魂。
70年光阴荏苒,70载沧桑巨变。70年,潍坊由小到大、由弱到强。70年,潍坊未曾间断探索,改革开放带来文化开放,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繁荣,对外文化交流点亮文化天空,潍坊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巨变同步,文化名市建设正在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的潍坊篇章。
建市70年来,潍坊在古老文明之河的滋养下,以发展繁荣为主题,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在发展中壮大,在发展中创新,在发展中惠民,奏响了一曲曲文化发展的绚烂诗篇。
图书馆
——市民的精神磁场
“人这一生总会有些爱好,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阅读书报刊,而书和报刊最多最全的地方莫过于图书馆,因此,50多年来我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见证了潍坊市图书馆与时代同发展、共辉煌的历程。”今年70岁的刘永庆每天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早上九点出门,目的地是潍坊市图书馆。“1950年,市图书馆设于胡家牌坊街33号。1976年10月,图书馆设在东风大街187号。1981年9月,图书馆设于东风大街352号。1984年7月,潍坊市图书馆设在白浪河东岸东风桥以南200米处,即潍城区米市街48号,使用原市房管局旧平房。1988年7月,白浪河东岸的潍坊市图书馆新馆奠基。1990年9月,潍坊市图书馆新馆落成投入使用。2008年,白浪河东岸原馆址拆迁,市图书馆搬迁至原潍坊高专图书馆。2013年11月29日,位于健康街以北,北海路以东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的潍坊市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说起市图书馆的发展与变迁,刘永庆显得有些激动,可对于图书馆的记忆却犹如昨日重现。
在市图书馆,记者看到在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内,入迷的读者,舐犊情深的家长,专心致志的孩子,他们沉浸在阅读的精神世界中。
“市图书馆历经70年的发展,至今已是一个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可容纳藏书200万册,采用大开间、无障碍、通联式建筑风格、‘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林娟向记者介绍说,到现在,持证读者从3000人增长到10万人,读者年借阅量从2万册次增长到80万册次,读者到馆量从4万人次增长到150万人次。
文化书屋
——村民的文化乐土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元曲《琵琶记》里的这句戏词,是千百年来,农人依靠读书科举改变命运的写照。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也愈来愈离不开书籍和阅读,他们在农家书屋里学习、充电,展现出了新农村的文化新风貌。
从2008年开始,我市农家书屋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到现在,我市农家书屋已有5458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更新书屋1920个,其中贫困村更新337个,更新资金158.6万元。我市本着贴近农民实际创建书屋的原则,真正做到了“书屋跟着农民走”,农民在哪里书屋就建在哪里,群众在哪里活动就在哪里组织,既方便了广大群众借阅图书,也推进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农家书屋被农民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致富好帮手”。
我市每年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了大量阅读、讲座、培训、展演等文化娱乐活动,树立了“书香门第 耕读人家”“农家书屋读书报告会”等一批活动品牌。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刘涛介绍。“农家书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农民在书香的陪伴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乡村记忆馆
——乡村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70年的时间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农村的一些印记也在慢慢消失。我市各地乡村通过创办乡村记忆博物馆,将逐渐远离人们视线的农村记忆和民俗文化,收集整理,进行留存和再现。
黑白电视机、缝纫机、老式纺车、篓、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在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张庄社区的村史馆里重现风采,全方位展示了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一段段文字承载着历史,一幅幅图片记录了进程,仿佛走进时光隧道,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好乡贤馆、村史馆,为高新区的老百姓留住乡愁、记下历史、传承根脉,也是高新区向老百姓作出的一项庄严承诺。村史馆向公众开放,让老一辈人睹物思情,让年轻的一代饮水思源。
“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院子,大伙儿总有些不舍。社区就专门搜集各种老物件建设村史馆,让俺村也能有历史传承。”河北张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华庆介绍,“村中的一些历史、传说、故事正逐渐被淡忘,村里的一些‘文物’也在逐渐散失,我们建村史馆,是想把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蓑衣、老式锄头,这些过去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回想起为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岁月。石磨、石碾、碌碡等石质器具,镌刻着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下子就把人拉到了关于农村的记忆中。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在乡村记忆馆里,每一件物品都包含着一个故事,蕴含着浓浓的乡愁。“乡村记忆馆里蕴藏着我们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深厚广博的优秀传统文化。只要我们创新保护传统乡村文化,就能让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张华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