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我市第三届市民文化节精彩纷呈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所在。
 
  作为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名市”和文化活动品牌的重要抓手,市民文化节成为了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今年是第三届市民文化节,主题为“众享文化·普惠生活”,时间从4月份贯穿到10月份,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举办精彩赛事、惠民演出、公益展览、非遗传承四大类共29项重点文化活动,让我市城乡老百姓在家门口尽享一场场文化盛宴。
 
 
点燃乡村文化振兴火种
 
  独唱《凤凰飞》《咱老百姓》,小戏曲《憨哥讨债》《夜审黄三》,歌伴舞《中国吉祥》……每当夜幕降临,峡山区岞山街道的文化广场上就人头攒动。精彩的演出每晚都不重样,舞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台上歌声飞扬、舞姿翩跹,台下掌声不断、热情互动。
 
  “现在我们每晚都到广场来看节目,不仅有二人转,还有戏曲、歌舞等表演,可滋嘞。”65岁的张慧琴说。“我们不仅有节目看,还有市里来的老师教我们跳广场舞。”
 
  “教村民们跳舞,他们都很开心,学得也很认真。这次培训助力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也推广了全民健身的理念,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李会霞是市文化馆的舞蹈老师,通过对村民们进行分解动作教学,亲身示范,详细讲解,辅导练习,让农民感受到了文化活动带来的轻松快乐。
 
  “丰富、活跃全市农村文化生活,展示全市农民文化风采,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本着这样的宗旨,今年我市在总结以往两届市民文化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送文化”“种文化”与农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进一步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
 
  “这样的机会真难得,既为孩子们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也让孩子们在交流学习中得到成长。”日前,在市美术馆举办的《“非遗传承·童心童行”第七届潍坊市少儿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暨“薪火传承·童心圆梦”非遗题材少儿现场绘画活动现场,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欣赏。
 
  “本项活动被纳入第三届市民文化节的整体安排,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绘画题材,激发全市青少年儿童对我市特色文化和中华传统书画文化的热爱。”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第七届潍坊市少儿书画大赛历时4个月,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2500多件,涵盖国画、儿童画、素描、水粉、毛笔和硬笔书法等多种类别。本着公平公正、鼓励为主的原则,评出金银铜奖,并从中遴选了200件获奖佳作举办了此次获奖作品汇报展,为全市青少年儿童提供互动交流、培养兴趣、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一个平台。
 
  我市通过持续举办书画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竞赛,搭建了一个资源集聚、活动整合、各方联动、方便市民“零门槛”参与的群众文化大平台,让市民在阅读、背诵、知晓、理解、运用、演绎和创作中,重拾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的学习兴趣,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使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成风化人,有效推进传统文化的普及、振兴及价值引领。
 
全城联动 全民参与
 
  “为了这个演出,我们姐妹们每天都排练到很晚,就想把最好的、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市民。”近日,在南湖社区举行的“群星璀璨遍九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现场,55岁的张翠英告诉记者说,她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她几乎每天都在练功房里练习。演出现场人头攒动,呼声连连,掌声阵阵,热闹非凡。
 
  “市民文化节让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成为我们自己庆祝的节日。”市民李文丽说道。市民文化节搭建起了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展示的平台,市民走上舞台成为主角,百姓故事熠熠生辉。市民文化节在市民中的知晓度和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成为市民自己的节日。
 
  “城市作为文化活动的舞台,让更多的市民参与、互动,携手拉开市民文化节序幕。鲜活文化样式与丰富文化内涵完美结合,使我们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空前提升。”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说道。
 
  去年,我市的文化活动成果丰硕。各级文化馆举办公益性培训班8000多课时,各级博物馆举办展示展览活动200多次,服务群众300多万人次;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更接地气,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4万多场,“一村一年一场戏”6000多场,对1983个农家书屋进行了图书更新;成功举办第二届市民文化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参与活动群众达50多万人次,成为“市民的节日、百姓的舞台”,极大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自2016年首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举办至今,已经是第3个年头。几年来,我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公共文化设施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进村入户,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由多功能向综合功能、由单项供给向多项互动、由看门守馆向开门办馆的转变,让城乡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