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第三届潍坊市民文化节让市民共飨“文化盛宴”

       欢乐的歌舞,悠扬的乐声,精彩的戏曲……今年春天,一场以“众享文化 普惠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潍坊市民文化节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个展示市民文化风采的平台,也是检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活动的开展,展现了市民多彩的风姿,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打造市民文化品牌
       
        文化节的内涵和惠民情怀,一览无余。
 
  “我是一个广场舞爱好者,能够在家门口参加广场舞大赛,可以在舞台上一展风采,觉得越活越年轻了。”65岁的李慧珍喜欢跳广场舞,一有时间就出去和姐妹们在广场上跳,她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活动来丰富她们的生活。
 
  广场舞大赛、京剧票友擂台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魅力画都”、“风雅画都”系列展览展示、传统手工艺设计大赛、“千里慢行话潍坊”等活动,还有形式新颖、贴近群众的潍坊小画种联展、传统游艺竞技大赛、魅力滨海·K歌大赛、龙舟大赛等活动,也有“巴风·渝乐”文化交流展演、“群星璀璨遍九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等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了“市民的节日”“文化的盛宴”。
 
  “我们本届市民文化节共计开展1300余项活动,市里集中组织举办精彩赛事、惠民演出、公益展览、非遗传承四大类共计29项重点文化活动。”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张勇介绍。
 
  今年举办的第三届潍坊市民文化节自4月19日在鲁台会展中心正式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作风建设年”“四个城市”建设等要求,按照“政府主导、创新供给、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理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内容,以全民参与为表现,以文化惠民为目的,积极搭建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
 
“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
 
  “解职入深山,引云峰受享清闲,闷来时抚琴饮酒,山山岩以前忽见那……”68岁的赵连聚是青州满族八角鼓第七代传承人,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潍坊分会场现场,他身穿贝勒服,头戴贝勒帽,手里拿着一个用蟒皮制作的八角鼓,边弹击鼓面边演唱,一曲《风雨归舟》唱罢,声情并茂,独具特色。
 
  “花灯在潍坊有着特殊意义,旧时潍县城里大十字口街道两边有灯市,灯笼各式各样。每到元宵节晚上,老潍县就有‘照老猫’的习俗。小孩子们提着纸质的‘老猫灯’,口中唱着:‘照照老猫不害眼’,承载着吉祥寓意和美好祈愿。”在博览会现场,48岁的李梅介绍,自己从小就跟着奶奶学扎制花灯,已经扎制20多年了,传统老猫花灯的制作题材丰富,寓意吉祥的花鸟瑞兽造型居多,用竹丝或铁丝扎制骨架,外糊彩纸或纱绢,或贴剪纸或施彩绘,造型饱满,鲜艳生动。李梅说:“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可以唤醒潍坊人的记忆,让更多人了解老猫花灯,了解老潍县文化。”
 
  作为第三届市民文化节的一部分,非遗博览会给市民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市民可以在家门口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大饱眼福。
 
让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我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市民文化节内容丰富,活动多,我觉得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了。”64岁的苗庆林说道。
 
  “市民文化节是为推进我市文化名市建设,展示全市文化改革发展新成果,活跃和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的具有较强群众性和导向性的文化艺术盛会。潍坊市民文化节不仅是一个展示我市市民文化风采的平台,也是检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张勇介绍。潍坊市民文化节自2016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每届前后历时近半年,举办、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千余项,活动范围辐射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创意、朗诵、非遗等多个门类,内容涵盖量多,活动辐射面大,群众参与性广,社会影响力强。通过组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搭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载体,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了我市市民文化素养,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