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不用‘中国画’的说法而代之以‘中国水墨绘画’,目的是试图从物质承载方式上来还原中国传统绘画的当代视点,使之处于非‘载道’的意义层面。”4月19日,在鲁台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画节现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中国画协会副会长刘西洁展出了一组水墨人物画,意笔线描的笔触,水墨为上的墨韵,在运笔中以动取静,勾勒人世百态。
“你看人家这么简单几笔就能把一个人物的神情形态画出来,真厉害。”来参观的市民齐女士赞叹道。在今年参展的《齐白石》、《周树人》、《林风眠》和《黄宾虹》四幅作品中,刘西洁延续了他“简笔淡墨”的一贯画风,一条条宽线空灵飘逸,如舞长袖,更便于将写实的方法消融在其中,造型既有章法且又松动、灵活;墨色虽淡却兼有笔性、笔意、笔趣,且笔势贯通,蜿蜒曲折,绵里藏针,兼具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之美。
刘西洁出生于陕西西安,自小受父亲影响,对绘画产生兴趣,而后又到浙江美院求学,在此期间受到的艺术熏陶让他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梳理、认识。其艺术风格受恩师王子武、吴山明、谌北新的影响很大,继承了他们画中的人文情怀,而“长安画派”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以及人民的视角也使他深受启发。西北地缘文化的粗犷和江南水土的润养对刘西洁的艺术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使他的绘画兼具大气和细腻的特点。大气乃是他的性格本真,细腻则是他的智力盈余,有效地接济着因大气而致的亏空。在刘西洁的作品中,不难从构图布局的简约明晰、直呈主题和对物象外形的极富建筑理趣的把握中,感受他的大气;也可以从他对物象外形框架之中“内景”的,即生命丘壑的精巧而富含知性的描绘里,惊讶于他的细腻。
作为当代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刘西洁对于水墨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水墨画的独特性毫无疑问在于它的媒质:一是宣纸,二是毛笔,二者相辅相成,决定了‘中国水墨绘画’的物质基础。怎样挖掘宣纸上的这种对水墨的灵性,描绘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样式就是推进这种水墨文化的核心。”在谈到中国水墨绘画的传承时,刘西洁表示当代水墨绘画的发展要注重图式转化和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在表现和描绘对象上,必须强调它的公共性和观念性,使其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注。“我想,假如我们古老的水墨艺术文化能在这样一些方面,创造出一批有冲击力的作品,那么一定会为水墨文化的发展带来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