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撷古契今“画”风流 ——潍坊年画发展与创新成果展掠影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撷古契今——潍坊年画发展与创新成果展”在市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为潍坊年画的综合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潍坊地区举办的年画作品门类最全、学术价值最高、作品创作年代跨度最大的一次年画专题学术研究展。展览穿越时空界限,从传统与当下两个维度创新认识潍坊年画的发展历程及传承现状,让观众全面领略潍坊年画的风采。
 
 
三百余件年画精品参加展览
 
  年画起源于门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早在秦汉之际,除夕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及虎等驱鬼辟邪。在中国历史上,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在潍坊,既有风格独特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又有古老典雅的高密扑灰年画,以及临朐手绘年画……
 
  据介绍,“撷古契今——潍坊年画发展与创新成果展”分为“韫古出新——传统年画演变与传承”“继往开来——新年画运动与创作实践”“日用之道——器物之美与生活方式”三部分展出,分别对传统年画、新年画及年画在当下的传承进行展示。
 
  本次展览共收到各县市区报送的年画作品500余件。后经过专家组评审与筛选,最终挑选了300余件年画精品进行装裱和展出,其中包括清代以来的潍坊各时期年画珍品约200件,还有古版、线版、新年画以及艺术衍生品等实物100余件。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潍坊地区举办的年画作品门类最全、学术价值最高、作品创作年代跨度最大的一次年画专题学术研究展。
 
三大板块彰显传承与创新
 
  清代的《王羲之爱鹅》、民国时期的《母子图》等,一幅幅经过岁月洗礼的扑灰年画虽然略显沧桑,但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展览期间,记者在市美术馆一楼看到,“韫古出新——传统年画演变与传承”板块正在展出。据介绍,唐宋时期,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大规模印刷年画提供了技术支持;明清时期,年画艺术已发展成熟,并与年俗紧密结合。潍坊以杨家埠、高密为中心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年画产地,潍坊年画雄强、阳刚、浑厚、乐观,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本部分主要展示杨家埠、高密、安丘地区的年画,及借鉴传统手法形成的临朐手绘年画和青州农民画。
 
  在市图书馆二楼和三楼展出的是“继往开来——新年画运动与创作实践”板块。1949年以来,山东省及潍坊地区就积极开展年画的改革工作,至今共对年画的改革创新有过三次大的创作活动,完成了一批新年画,从“旧瓶装新酒”(利用旧的年画形式套进新的内容)开始,很快就过渡到由画家创作新画稿,再由刻版艺人刻印。
 
  改革开放后,潍坊年画迎来了第三次创作高峰,山东省又一次组织年画创作活动,作品完成后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巡回展览,并且全国年画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到1983年山东艺术学院又建立了年画专业,并正式招生。特别是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山东年画专题片在全国播放,这些有关年画的活动和举措,对潍坊年画的传承创新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记者注意到,在市美术馆三楼展出的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作品格外引人注意。惟妙惟肖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由五只憨态可掬的小猪组成的五谷丰登等,与传统年画语言对比,这些出自零零后之手的作品都具有创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活力。吸收传统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将更多文化创意产品与课堂教学衔接,这群年轻人赋予潍坊年画新时代的含义。
 
  除了年画作品,本次展览还开设了“日用之道——器物之美与生活方式”板块。印有年画作品的杯子、手机壳、抱枕、笔记本、T恤衫……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朴素的日用器物,从至真至简的衣食住行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经验娓娓道来。
 
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和期待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潍坊地区举办的年画作品门类最全、学术价值最高、作品创作年代跨度最大的一次年画专题学术研究展,本次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