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王兆瑞:为潍坊风筝插上创新的翅膀

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尤其是近几年的风筝会,各种“明星风筝”更是层出不穷。在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一只18米长的大型“硬核”风筝——“航空母舰”横空出世,吸引众多网友纷纷打卡;在第37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巨型风筝“白衣天使”和“诺亚方舟”吸引广大观众的目光;在今年举行的第38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红船”“井冈山”“延安宝塔”以及长达280米的巨型龙头蜈蚣风筝,更是赚足了眼球。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明星风筝”都是出自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是王兆瑞。

  亲眼见证风筝会发展历程

  4月28日下午,当记者走进潍坊中心血站宿舍区王兆瑞的家,老人还在自家小厦子改造成的个人工作室里忙活着。“干了一辈子的电工,平时没事就喜欢捣鼓点电器,也能用到风筝制作上。”王兆瑞指着满桌子的电子元器件和工具说。

  今年67岁的王兆瑞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潍县”人,从小便跟着爷爷扎风筝、放风筝。他天资聪颖,边扎边学,短时间就将风筝扎制得像模像样。在王兆瑞看来,做风筝的手艺人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做风筝需要极大的耐性和气性。一个龙头要用几百根竹篾,一只金鱼风筝做半个月,这些活心浮气躁的人做不了。“跟其他手工艺不同,风筝的最大特点是能不能飞好。风筝拿在手里一看、一放,立分高下。”王兆瑞说,做风筝好比做人,心气浮躁不行,必须踏踏实实。因为风筝扎制技艺高超,参加工作后,单位里只要组织风筝活动,他都是绝对的主力。

  “从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到现在,我一届都没落下,可以说亲眼见证了风筝会的成长历程。”王兆瑞如数家珍般地从工作室的抽屉里,找出一摞摞证书和奖牌,每一个荣誉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从懵懂少年到退休老人,从个人爱好到成为痴迷的事业,风筝伴随着王兆瑞一路走来,也让他从一名“风筝艺人”成为“国际一级风筝艺术大师”“民间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绞尽脑汁让风筝“出彩”

  风筝会越办越好,创新是不竭的动力。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在潍坊国际风筝会这个大舞台上“出彩”,王兆瑞可谓绞尽脑汁,成了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