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安丘市创编现代京剧《头雁》树立新时代党员形象(3)



  “任何一部作品都离不开真实二字,创作者要塑造真实的人物、表达真实的情感,就要用一种真实的、历史的、辩证的视角看待和展现事物。唯有真诚能够打动人心,此次创作,我们力求关注情感,从细微处见震撼,于故事中显精神。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部作品,润物无声地把头雁精神的正能量传递给观众,是我们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英明说。

实力担纲

强大阵容演绎“时代先锋”


  值得一提的是,《头雁》成功的背后,是200多名基层戏剧人长期耕耘、厚植本心、静心发展的结果,也是安丘市用文化引领提升价值自信的有力实践。

  编创人员从火热的生活中发现主题、捕捉灵感、谱写精神,为时代画像、为英雄立传、为前路明德。这种精神也感染了国家著名戏剧导演、表演艺术家周龙,他愿意为《头雁》担任导演。

  潍坊市文艺创作研究中心国家二级编剧李英明、山东省京剧院音乐总监于建民、山东省吕剧院造型设计师刘志明、山东省京剧院配器赵鹏、国家大剧院舞美孔一帆、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冯晓旭等诸多专家也纷纷前来,他们融情融智、聚心聚力,确保演出的最后成功。

  作为一家地方剧团,安丘市京剧团成立于1950年,是全国闻名的“庄户剧团”,六七十年代得到文化部多次嘉奖,被树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红旗”。2018年,安丘市京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演职人员虽新老更替,但初心不改、方向不变,他们脚沾泥土、肩扛使命,一以贯之、扎根人民,让“人民艺术为人民,此心安处是吾丘”的夙愿在齐鲁大地扎根,为乡土百姓铸魂。近年来,安丘市京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先后创排京剧《陈少敏》《路向远方》等新剧目,每年为基层群众“送戏下乡”800多场。该剧演员全部由安丘市京剧团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优秀青年骨干担纲,剧团演员广受百姓欢迎,是安丘市文化惠民的一支中坚力量。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早早就开始了《头雁》的前期创作工作。《头雁》入选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剧目,对我们所有演职人员而言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将以良好的艺术修为和扎实的功底积极参演,成为这场盛大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演绎者和见证者。”安丘市京剧团团长宋晓波表示。

精雕细琢

塑造骨肉丰满的“头雁”形象


  文艺精品的打造,离不开创作上的创新突破和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该剧紧紧围绕京剧舞台艺术特征,突出表现京剧舞台意韵,彰显京剧舞台美学特征,充分运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并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与尝试。

  “无论是唱腔音乐还是动作语汇,剧目要更富有时代性,更符合时代审美情趣,才能塑造出以韩义山为首的南玉村党员干部生动鲜明、英姿飒爽的英雄群像。”对于舞台艺术人物形象的设计,国家大剧院舞美孔一帆说。

  “这部戏2020年初开始和人物磨合,一直磨到现在,即使节假日休息,这部戏的唱腔、唱词和走位也一直在我们心里反复上演,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打磨。”饰演韩树青的演员徐永强如是说。对此,导演周龙道出了打造精品的真谛,就是不要“骤为之”,要慢为之,细为之,缓为之,精为之,敬为之。

  为了演好这部戏,所有演员放弃了节假日,几乎每天从早上五点就起来练功、对台词、练唱腔,下午集中排练。全员上阵,无一人叫苦,无一人退出。一群年轻人,用无悔的付出让自己的艺术青春绽放出独特光芒。

  “排练期间,大家伙儿最兴奋的事儿就是听周龙导演‘讲课’!讲的都是平常一线演员根本听不到的东西,我们将之理解为‘理论课’!例如,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以及表演中的技境之美、情境之美、艺境之美……导演用这种方式提升我们的艺术张力,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90后演员刘晓玉说。

  “导演对每一位演员都悉心教导,一句词、一个字、一个身段、一个眼神,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用周导的话说就是‘把戏掰开了,揉碎了研究’。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把每一处细节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刘晓玉说,她扮演的角色是“群众丁”,但这个“丁”也要演得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