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八支队政委张文通

   弥水之畔,渤海之滨,莱州湾南岸,坐落着一个有“小延安”美誉的村庄——寿光市上口镇张家屯村。1927年春,张家屯村党支部成立,这是寿光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这里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军政委员会主席张文通的家乡。张文通(1906-2004),字亦梦,化名纪江,别名张已明。他参与组建了八支队,是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领导者之一。在革命生涯中,张文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革命事业为重,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张家屯村众多热血青年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前,张家屯村有18名烈士为国捐躯。

回村当教员 建群众团体

 

  张文通在双凤高等小学上学时,校长李植庭聘请了寿光最早的党员、县党支部书记张玉山任教。张玉山将革命思想带给学生,张文通等人受到启蒙,1925年由张玉山和李灼亭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党,从此坚定地步入了革命斗争的生涯。

 

接受革命思想熏陶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06年,张文通出生在寿光张家屯村一个富裕的中农家庭,少时刻苦读书,志存高远。1923年春,他考入弥河西岸的崔家庄双凤高等小学(后扩建并命名“植庭学校”),是甲班的学生。他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优秀,受到校长和老师们的器重。

 

  1925年的一个夏日,校长李植庭雇了辆大车,让张文通和几位高年级的同学跟车去张家庄聘请张玉山任教。张玉山是寿光最早的党员、县党支部书记,知识渊博,性格开朗,说话风趣,平易近人。在回校的路上,张玉山滔滔不绝地向大家宣传革命思想,讲起军阀统治腐败,工人农民要联合起来进行革命的道理。同学们都感到很新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玉山到校后,革命师生更加活跃。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巴黎公社、苏联十月革命的故事,教大家唱《国际歌》等,阅读瞿秋白的《新社会观》,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李莎的哀怨》,鲁迅的《呐喊》《阿Q正传》等,学习进步刊物《向导》《中国青年》,介绍苏联革命情况,揭发中国贪官污吏的罪恶、军阀苛捐杂税的剥削及其与帝国主义勾结对中国的侵略,号召团员“只有团结进步青年,坚持走共产党的道路,向马列主义,向革命寻求翻身自由的出路”。

 

  11月,张文通由书记张玉山、李灼亭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党,从此坚定地步入了革命斗争的生涯。

 

四处奔波宣传革命 双凤小学成为中心

 

  张玉山以义务教学为名、李铁梅以行医为名,先后来到双凤小学和崔家庄。他们与双凤小学的师生生活在一起,利用讲课和谈心的形式,讲中国阶级斗争史和马列主义常识,讲中国农村贫富悬殊的根源,共同展望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宣传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使中国社会走向光明。师生听后深受启发和鼓舞。这期间,早期党员褚方珍、陈章甫、马保三、张文通等经常聚会于双凤小学,共商革命大计,上级党组织与邻县的同志亦经常到这里指导工作。从此,双凤小学便成为寿光党组织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同上下级联系的重要基地。

 

  1926年2月,张文通经人介绍去益都县涝洼小学当教员,同时从事党的活动,麦收后又回到寿光。8月,书记张玉山利用同学关系写信给县立中学负责人李秀峰,派张文通到县立中学一边上学,一边开展学运工作。在县中期间,张文通团结了部分进步同学,多次利用学校开周会的时机发表讲演,揭露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宣传革命思想,同时联络同志,发展壮大党的组织,李洪温是张文通在县中介绍入党的。由于张文通的活动比较激进,引起学校当局的不安,放寒假时,教务主任杨法标对张文通说:“明年你不要来了。”就这样将张文通开除了。离校后,党组织安排张文通负责团的工作。

 

  1926年8月,中共寿光地执委建立,双凤小学便成为党团骨干经常集会的场所,党的数次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做了小学教员的张文通按照张玉山的指示回乡开展党的工作。在大革命时期,他四处奔波,积极宣传革命,呼唤民众与军阀政府作斗争,先后在张家屯村以及附近村庄里介绍亲属和乡亲入党入团,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并建立农民协会、农民夜校等各种群众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