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传统工艺创新腾飞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传统工艺品类多样。近年来,我市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传统工艺的传承和振兴,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的土壤里存活成材,促进繁荣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达到1847个,年产值达250多亿元,就业总人数5万多人,其中妇女近2万人,残疾人千余人,低保困难群众1200多人。风筝、年画、核雕、嵌银等价值突出的传统工艺项目已成为我市城市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促进文化认同
优化传统工艺生态环境


  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谓文化生态是传统的文化生活,最重要的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好的文化生态,没有文化认同,传统工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年来,我市在促进文化认同、优化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政府加大推进力度。将保护区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地方发展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根据地域文化优势大力挖掘优秀传统工艺项目,先后评审公布了5批183项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和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42项,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传承人26人。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并带动社会自筹,全市累计投入210多亿元用于文化生态保护和非遗项目传承发展。

  扩大民众参与度。非遗保护的主体是民众,传统工艺的发展在人,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合力,是传统工艺发扬光大的根本。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潍坊民间艺术深入人心,民众的参与度和社会的关注度有了很大提升。

  加大设施建设。依托政府主体和民间支持,建设了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30多个非遗综合性博物馆、展示厅,建成325个非遗传习所、14个非遗传承基地、8个校园传承教育基地和30处高标准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打造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等20多个大型文化园区,建设了十笏园文化街区等一批民间工艺一条街,为传统工艺繁荣振兴提供了发展平台。

  利用节会民俗展示传承传统工艺。国际风筝会和中国画节、文展会等节会的成功举办,在全市形成了文化认同,传统工艺成为节会上群众关注的焦点。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的评比、各类工艺项目技艺大赛的举办、传承人扶持政策的落实,让传统工艺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增强了传承的动力和活力。

培育传承能力
壮大传统工艺兴业队伍


  传承能力的提高、传承人群的扩大是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核心保障。近年来,我市通过传承人群培训、技术职称评定、赛事荣誉评选、市场价值引导等方式,建立了传承人群社会激励机制,形成了技艺大师、代表性传承人、从业者三级形态的传承人梯队,为传统工艺产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