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让非遗文化在传承发展中焕发活力

  核雕作品《大渡桥横铁索寒》。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伟 摄



  前不久,我市的非遗美食及手工艺产品在“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潍坊专场)的现场展陈区域展示,吸引了很多市民及游客驻足,特别是潍坊风筝、年画、核雕、泥塑、剪纸等多个非遗项目,引得观众连连惊叹。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让观众在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脉,动人曲折的神奇故事、绚丽多彩的民间技艺、婉转优美的民间音乐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非遗资源。而潍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到今,众多非遗文化在鸢都大地上生根发芽。从潍坊风筝到杨家埠木版年画再到高密扑灰年画,从诸城派古琴到高密剪纸再到核雕刺绣,从秃尾巴老李传说到柳毅传说再到公冶长传说,从昌邑小章竹马到高密的秧歌再到青州花毽,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层层叠叠的传统,还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震撼。

  近年来,非遗保护重心由“申报—认定”阶段进入“保护—传承”阶段,“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成为非遗工作的方针原则。我市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统领,以非遗传承保护弘扬为抓手,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以生动实践推动非遗呈现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社会景象,璀璨非遗不仅成为潍坊城市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也为持续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潍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众多的传统工艺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但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只有让非遗“活”起来才能更富有生命力。

  如何让非遗有内生的延续力?一方面要聚焦传承,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开新,通过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掌握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凝聚起更多青年力量;另一方面,要以非遗传承保护弘扬为抓手,将非遗融入到现代生活、现代文创产业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在传承与发展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时代元素、时尚元素,使之既紧扣时代脉博,又贴近日常生活、符合群众需求。如此,才能让非遗传承与发展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