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妙手生花 匠心传承

    飞梭日日到黄昏,生花妙手织柳绸。被誉为中国“丝绸之乡”的昌邑有着3000多年的丝绸生产历史,自清咸丰年间开始,昌邑商人就背着丝绸漂洋过海,昌邑也因此成为“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时至今日,昌邑丝绸纺织产业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科技水平、产品档次、开发能力均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走进昌邑市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随着“嗒嗒”的木机声,一匹匹柔软的丝绸被织就出来。柳疃手工丝绸制作工序有32道,技术要求较高,其成品以“轻薄如纸、柔轻如绵、坚固耐穿”在国际享有盛誉。这项非遗技艺至今仍能大放异彩,离不开织工的匠心传承。

  刘元勋做丝绸纺织已有50余年,今年75岁的他仍然每天来到博物馆里,与徒弟一起织绸。制作丝绸的每一道工序他都熟练掌握,了然于胸。眼前仍能运转的古老木机,是从当地村民手里收来之后,经过他的调试、拼装“复活”的,目前已织成数万米丝绸。

  “传承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刘元勋说。为了让这门手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刘元勋开门收徒,至今已经培养了26名徒弟。为了传播丝绸文化,刘元勋还多次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丝绸纪录片,参加各类展会,借助展会平台展示柳绸织造技艺,推介柳疃丝绸。

  与此同时,昌邑市依托省级和潍坊市级精品非遗项目和优秀传承人,以生产性保护为重点,建设昌邑丝绸文化传习中心等非遗传习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展示老技艺,组织各类培训,培育非遗传承人。

  在促进丝绸工艺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同时,昌邑市聚焦产业、产品、技术整体迈向中高端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纺织印染产业是昌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传统纺织印染行业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产品结构不优化不高端等问题。为重塑产业新生态和市场竞争力,昌邑市着力推动产业集群提升能级,破解产业链难题。

  现在,昌邑市有纺织印染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4.5万人,纺织产业已形成纺纱、织造、印染、丝绸、服装等门类齐全的产业链,柳疃工业园纺织印染企业的年布匹产量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20%,超纤产业的主要产品绒面超纤年产能达到3800多万米,市场份额占到了全国的90%,昌邑的纺织产业正在实现新发展,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