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难得一见 百年竹衣

竹衣俗名隔汗衣,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功能,在清末之前颇为流行,因制作工艺和材料复杂,较为罕见。潍城区的孟永胜就珍藏着一件双层袖口竹衣,吸引了部分文化学者前去拜访,一睹竹衣的风采。11月15日,记者前往孟永胜的工作室,听他讲述珍藏这件竹衣背后的故事。
做工细腻,保存非常完整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潍城区圣基铭座小区的孟永胜工作室,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竹衣,远远望去就像一张网,薄如蝉翼,这是一件圆领土纺麻白布滚边收口对襟长袖马褂样式短身竹衣。近看,竹衣由一节节细小竹管编织而成,竹管长0.8厘米,直径0.1厘米。竹管中间刚好穿过一根细线,做工非常细腻。
  这件竹衣保存完整,通体编缀为菱形渔网状,腰间、底摆、袖口编有六边形装饰带,门襟、领沿、袖口、底摆,皆有与竹管同色之麻布滚边,领底围缝制一枚一字直盘扣,领下20厘米门襟处缝缀以布条带扎系,扣襻及系带与滚边面料相同。竹衣通肩袖长150厘米,身长62厘米,衣身底摆宽68.5厘米,底摆两侧开衩10厘米,领深13厘米,袖笼长40厘米、宽18厘米,重0.7千克。“竹衣是我爷爷留下来的,爷爷生于清末,那么这件竹衣至少也得有100多年的历史。”孟永胜说,竹衣具体是什么年代的,家里无人能说清楚。
  竹衣俗称隔汗衣,可贴身穿,穿在身上有透气和隔汗功能。“我爷爷是个讲究人,小时候经常见他老人家穿这件竹衣,贴身穿在身上,外面再穿长袍,这样汗水就不会浸湿长袍。”孟永胜说。他的爷爷孟兆荣出身于书香门第,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去世,竹衣传至父亲孟宪孔手中。后来多次搬家,竹衣便不知了去向。
  “我一直以为竹衣在搬家中丢了,直到今年国庆节我去弟弟家,弟弟把这件竹衣拿出来给了我。”孟永胜说,原来弟弟孟永平一直收藏着这件竹衣,精心呵护,竹衣至今没有任何损坏。拿到这件竹衣后,孟永胜爱不释手,打算将竹衣好好保存。
材质稀缺,竹衣非常罕见
  竹衣是中国明清时期重要的降温、祛暑的功能性服装,俗称隔汗衣、凉衣、竹衫儿。只有生长在广东、广西海拔300米至800米之间石岩山上的天然单枝竹,才是制作竹衣的上乘选材。单枝竹的硬度高,抗虫蛀、抗腐蚀性能强,直径一般在0.4厘米至0.8厘米之间,产量颇为稀少。制作竹衣,使用直径只有0.1厘米的竹梢部分才最为适宜,而竹梢的细枝桠更是不可多得,其材质的稀缺性决定了竹衣较为少见。
  文化学者、潍坊学院教授齐鲁滨对竹衣的历史、文化十分有研究,他从孟永胜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竹衣后,第二天就慕名上门拜访,一睹竹衣风采。齐鲁滨表示,这件竹衣制式与国内外已公布面世的竹衣看似无大异,不过这件竹衣与普通竹衣不同的是,竹衣的袖口部位不仅仅是收口缝缀滚边,而是处理成了翻叠过来的12厘米宽的马褂式双层。“仅双层袖口这一道工序便要较单层袖增加1000多节竹管材料,这样一来,这件竹衣不仅可以隔汗内穿,还可以作为衣物单独穿着,这也是这件竹衣最大的特点。”齐鲁滨说。
  齐鲁滨表示,竹衣在清末之前颇为流行,后来就逐年减少,直至无人再制作。“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盛夏,我在潍坊的街头看到有位老人穿着竹衣马甲,只此一瞥,终生难忘,后来再也没见过有人穿。”齐鲁滨说,能够穿竹衣的人一般家境显赫,由此可见孟家在那个年代应该也是大门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