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努力践行“第二个结合” 深入开展汉字文明研究(2)

深入开展汉字构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语言文字的创造性转化,使古老的汉字文明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机。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不同文化区域可能经过多种文字创制的尝试。随着黄河中游地区文明的崛起和发展,夏王朝建立之时文字体系应该已经形成;商王朝继承了夏王朝的文字系统并不断发展完善,殷墟甲骨文再现了商代后期文字系统的面貌;西周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从目前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来看,夏、商、周文字无疑是一脉相承的。从殷商以来,通过构形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形体的日趋规范和简省以及记录语言功能的不断加强,汉字系统一直沿着自身的轨迹持续发展演进,沿用至今、没有中断。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得中华文明得到完整记载、保存和传承。汉字书写的古典文献浩如烟海,完好记录了中华文明演进和发展的辉煌历史,传承了历代先贤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思想精华和智慧成果,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中华文明构成的多种元素中,汉字堪称真正的中华基因。为了使古老的汉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机,必须更加深入地开展汉字构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深刻揭示汉字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影响,尤其要探研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历代文字和文献的数字化,以更好地发掘和阐释中华文明的思想资源和时代价值,提升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筑牢文化根基。

深入研究语言文字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巨大社会文化功能,推进语言文字的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袤、民族众多的国度,汉字在传承、传播中华文明核心思想文化观念,塑造和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特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功能。首先,汉字充分发挥视觉符号系统的特点,超越方言局限,保证了不同方言区人们便捷地交流交往。早在先秦时期,“雅言”作为汉字记录的书面语就已经形成。随着先秦典籍的经典化,东汉之后汉语逐步趋向文言分离,形成一套超越口语的“文言文”系统,这一系统延续使用到20世纪新文化运动时期。从先秦“雅言”到明清“官话”,再到当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文明核心思想观念因方言传播障碍的突破,得到了超越时空的广泛传播。其次,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融合了多元文化因子,正是经历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激荡交融,才孕育出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波澜壮阔,从传说时代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族集团的融合,到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鼎盛,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逐步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色调。秦汉以降,朝代更替,从发展大势来看,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持续交融演进的历程中,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沿革有序而从来未曾中断。汉代以后形成的以“小学”(语言文字)为基础的经学阐释传统,使得以先秦儒家为代表的核心思想观念传播到各民族地区,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中华文明的持续影响力。中华文明发展史表明,汉字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不同民族文化的功能,无论历史长河经历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则一直保持着基本稳定,维系着中华文化的根脉,成为推进中华文明传播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此外,随着汉字向周边地区的传播和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文明对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出发,以时空纵横交叉的视角,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深入研究和阐释语言文字的社会文化功能,不断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发展,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推进“第二个结合”,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不同学科出发,明确主攻方向,聚焦关键问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汉字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推进“第二个结合”为深入开展汉字文明研究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甲骨文优秀成果释读奖励计划等,支持一批汉字文明研究相关课题的立项,奖励甲骨文考释的优秀成果,推动汉字文明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重大文化工程,对古文字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进行了统筹安排。该工程组织了全国17家单位的400多位学者,系统开展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整理研究,目前已初步显现建设成效。在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中,我们将努力推动该工程建设不断走向深入,着力探索古老汉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式,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社科工作者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