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乡村振兴战略让国基更牢,民生更稳。现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非遗的身影显得分外活跃,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聚力搭建“党建引领、传承弘扬、联营发展、文旅融合”四大平台,推动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了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双赢。
筑巢引凤 助力非遗扎下深根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这首歌谣道出了高密聂家庄泥塑历史久远,手艺人众多,个个身怀绝活。近年来,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村充分发挥非遗文化优势,以党建为引领,以传承为目标,以服务为支撑,推动党建和非遗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高密市泥塑产业园建设之际,聂家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拆违治乱、捐赠物件等工作,为建设泥塑文化艺术馆、非遗博物馆、“天下第一虎”文化广场等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党建+”,聂家庄村成功流转土地180亩、盘活闲置资源50亩,为泥塑产业园开辟出了广阔舞台。党员带头,群众也不落人后,村民主动将家里的旧扁担、旧瓦罐等老物件、老资料整理相赠,充实馆藏。在泥塑产业园建成之后,已成功举办“高密非遗文化节”“非遗进校园”“非遗成果作品展”等活动50余次,吸引3万余名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因“非遗”更兴旺,群众生活因“手造”更富裕。截至目前,全市发展风筝、年画等各类传统工艺企业和家庭作坊近2000家,年产值达206.7亿元,帮助10万多名农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手工艺合作社。我市结合风筝、年画、草编等传统手工艺产业链实际,探索形成“传承人+”模式,由传承人负责订单、技术培训、质量管控和销售,村民按照订单要求生产获取劳动报酬,形成传承人引领、村民自愿入社、参与方式灵活的长期互助合作方式。目前,全市已成立手造合作组织100多个。
匠心传承 打造全新“人才战队”
  年画、风筝、布玩具、花灯等多种民俗艺术形式,融合冬奥、游戏、动漫等主题,再采用刻、缝、制、折等传统技能,巧妙地创作出了一批造型新颖、工艺精湛的民俗文创产品。在寒亭区,一批“腹中有乾坤,脑内藏宇宙”的非遗传承人为民俗老工艺增添了新气象,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