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版权保护催开民间文艺璀璨之花

       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受到现代化浪潮冲击的薄弱环节,而版权是公认的对民间文艺进行保护的有效途径。2022年11月,潍坊等八个城市入选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城市。今年2月27日,潍坊市民间文艺版权工作站在寒亭区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挂牌成立。我市作为全国八个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力争到年底建成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先行区。

提供全方位服务 激活民间文艺版权创造力
  在寒亭区郭洪利风筝工作室里,无论是气宇轩昂的百米巨龙还是微缩精致的掌上沙燕,尺寸多样、造型各异的风筝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来说,也曾为这些创新成果苦恼过:“几年前,我们的设计研发团队构思一个风筝造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侵权者窃取成果只需要几分钟。”
  2018年10月,潍坊市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工作站成立,重点围绕寒亭区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等传统民间文艺作品开展版权登记保护工作。“我们借助版权保护工作站的数字化保护技术,收集作品的创作者、造型、线条、图案、纸张、色彩等‘DNA’信息,集合形成木版年画、风筝数据库,解决了长期以来年画风筝艺人一旦产生版权纠纷,自己收集证据维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潍坊市民间艺术品版权保护工作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共登记版权作品近3000件。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完善民间文艺版权行政管理体制,指导民间文艺版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版权工作机制,加快形成了上下衔接、整体推进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体系,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原则,打造集版权登记、成果转化、版权咨询、版权交易于一体的民间文艺版权数据库平台。同时,同步开展“民间文艺版权进企业”活动,激发民间文艺版权高质量创作的活力。
  2020年,全市登记版权作品2.48万件,同比增长200%以上,2021年登记版权作品6.44万件,2022年登记版权作品12.45万件,已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开展全链条保护 强化民间文艺版权保障
  每一件构思巧妙、惊艳绝伦的原创艺术作品,背后都凝结着创作者的心血。如果任由侵权者对这些作品进行复制、散播,获取不正当利益,必将打击文艺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民间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支持原创、抵制盗版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市文化执法部门出重拳,持续开展“剑网”“双打”及打击民间文艺领域侵权盗版等专项行动,建立文旅与网信、公安等多部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工作机制,推动版权服务平台对民间文艺版权的技术监测和主动巡查,为广大创作者筑牢版权保护“防火墙”,对民间文艺版权进行全链条保护。
  强化民间文艺版权保障,离不开行业自律。通过落实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实施办法,我市不断探索民间文艺版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渠道,注重发挥市著作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非遗等相关领域版权保护联盟平台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民间文艺创作者强化维权意识,让尊重原创、抵制盗版成为共识。
  “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工作,为非遗传承人作品创作成果从法律的角度解决了实际性问题,激发了文化从业者的创新意识,鼓舞年轻人从事文化产业的信心,也激励我们不断走出去,积极展示文化技艺,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高密红高粱民俗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聂鹏说。
加强版权基地建设 促进民间文艺版权运用
  自2018年起,寒亭区以风筝、年画等民间艺术品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路子,共培育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等一批省级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建成潍坊市民间艺术品备案鉴定中心,建立了民间艺术品“DNA”数据库。
  包括九大书画交易市场、六大书画写生创作基地、五个书画交流培训平台、三个民间支持体系在内的“9653”书画产业集群,500余家书画经营业户、近5万名从业人员……走进青州中晨书画艺术产业园,会有种颠覆常识之感。近年来,青州市推进“产业支撑,电商拉动,集群发展”书画电商实践,鼓励画廊转换运营模式,适应消费市场新常态,网红带货、直播电商、线上拍卖……在这里,传统书画产业焕发出了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