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答好新时代版权工作“必答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潍坊市累计版权登记量为124519件,是2019年的12倍;全市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2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自2020年启动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潍坊聚焦“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版权强市”目标,坚持抬高坐标、事争一流,逐步形成了“全市域参与、全方位服务、全链条保护、全产业推动”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潍坊模式”。今年3月16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来潍开展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考核验收工作,标志着我市在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激活版权资源助推产业发展
  潍坊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活跃,为版权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版权再多,若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的GDP,也就不会对地方经济产生任何贡献,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毫无意义。”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曾这样感慨。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版权资源,让版权产业成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新时代做好版权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婚纱照与版权,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而在山东全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传宇的手中,却将婚纱与版权进行“嫁接”,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全影网络从一家研发销售影楼用软件等的网上商城,发展成为拥有30多万名摄影师会员的全国影楼行业领先门户网站,其中的秘诀便是对版权资源的深度挖掘。自2020年开始,全影网络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全方位推进版权保护工作,建设完成全国图片版权登记人工智能平台,实现了对全国图片版权大数据信息的采集、查询和展示,并搭建起了山东省艺术版权交易中心等多个平台,版权登记数量已达10万余件,逐渐形成了版权登记+版权交易+鹰眼全网监测+一站维权的“全影版权模式”,实现了大数据+版权的跨界融合。
  “摄影作品样品经过版权保护并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价格降至原先的10%,成交额却是原先的10倍。”董传宇表示。
版权运用提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在去年8月举行的潍坊市首届版权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出来的西瓜,从育种育苗到包装销售全流程拥有的作品著作权版权就达130余项。
  这家拥有多年西瓜种植历史的公司,除了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郭牌”西瓜在市场上声誉好、价格高,但抄袭“郭牌”西瓜外包装、假冒“郭牌”西瓜的现象屡禁不止。为打造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形象,公司设计了严格的品牌维护方案,在销售的每一个西瓜上打印“郭”字商标图案,图案下方打印品种、等级、出口基地编号、追溯码等信息,并对品牌logo标识、外包装图案等进行版权登记。有了过硬品质和版权保护的“双保险”,“郭牌”在中高端西瓜市场上“独占鳌头”,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
  通过创新实施“版权+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包装装潢”工程,推动版权与特色农产品结合,潍坊市构建起了覆盖农产品产销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版权保护体系,除了“郭牌”西瓜,潍县萝卜、寿光蔬菜、青州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持续扩大。
  除此之外,针对农村地域版权工作起步晚、基础相对弱,农民版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的现实情况,潍坊市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为期三年的“版权进乡村”行动,被国家版权局誉为全国版权领域的“创举”。通过挖掘发展特色乡村版权产业,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民增收。
加强版权保护助力民间文艺传承发展
  民间文艺口传心授、世代传承,是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
  走进潍坊手造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手工艺术品,其中不乏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潍坊核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我市打造了集版权登记、成果转化、版权咨询、版权交易等于一体的民间文艺版权数据库平台,民间文艺版权高质量创作的活力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