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是古代用官印在泥上盖出来的印迹,通过特殊的工艺烧制,使其不破不裂。纸张普及以前,缄封简牍等文件多为竹简,传送时包装捆好,绳上加以封泥,可用以防止文件私拆。它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当纸张普及以后,竹简等不再用于书写材料,封泥也失去了它的作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高密相印章
封泥实物约在道光年间方被藏家发现并重视,清代诸城逄哥庄(今高密逄戈庄)金石学家刘喜海根据《后汉书·百官志》守宫令下本注“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最早为封泥正名,并将其编入《长安获古编》。此后,考古界和金石界对封泥的研究与考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涌现了刘喜海、陈介祺、吴式芬、刘鹗、丁树桢等众多封泥收藏家,研究高峰历经清、民国至今而不衰。
最早进入金石家视野的是蜀地和关中出土的封泥。清代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序言中,记载“道光二年(1822年)……蜀人掘山药……(所得封泥)百余枚”。光绪二年(1876年)陈介祺获“姑幕丞印”封泥,由此发现了汉代齐国封泥,他在致吴大澂中述及:“东土竟亦有泥封”。因齐国封泥多出于临淄城北刘家寨,世人又称其为“临淄封泥”。临淄封泥现世后,引起山左的一些金石收藏家竞相搜集,陈介祺、高鸿裁、王懿荣、丁树桢、孙文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国内学者陈宝琛、周进、罗振玉等又加入进来,考释、著录的风气渐盛。而潍县的陈介祺是最早关注和研究封泥的学者之一,他最先认识到封泥的价值及其与古玺印的关系,并早在咸丰元年(1851年)就整理出版《簠斋印集》,收录封泥130余枚。而他与吴式芬合撰《封泥考略》,也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刊行,成为中国最早的封泥资料专书。
《封泥考略》中载有一品“高密相印章”,为西汉时期高密国某国相邮寄简书时所制,左下盖“簠斋藏古封泥”,为陈介祺先生旧藏。高密,东周为齐之属邑,城址位于潍河东岸(今高密市井沟镇城阴城遗址附近)。秦朝设立郡县制,高密为县,汉初承秦制初仍为县。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建立胶西国,国都在高密。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更为高密国。高密下辖高密、昌安、石泉、夷安、成乡五县,共有四万五百三十一户,十九万二千五百三十六口人。汉朝的诸侯国,王为尊,太傅辅之,国相统众官。西汉高密国共传四代,王莽篡汉时国除,故“高密相印章”封泥,即为这段时间内的产物。
此枚高密相印章形制比常见封泥印略大,文字竖排三行,前二行每行两字,第三行“章”字拉长而独占一行。从封泥上不难看出,此印章文字比较粗犷,但较汉初的“高密丞印”已经相对规整,更显端正大方。高密相封泥真品目前现世仅陈氏这一枚,十分珍贵,现藏于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