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母体和发端的地位与意义,既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阐发、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可以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将为着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为世界文明刻下鲜明的中国烙印,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

1.阐发黄河文化,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5000多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精神特质,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和蚩尤,在黄河流域开创了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开辟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道路。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历史上,黄河一直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的主体,并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科技文明等,都是在这一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分布着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在中国古代文明的长期发展中,黄河文化不仅以其高度发达的文明长期居于多样文化的领导地位,成为当时多样文化的凝聚中心和中华古文明当之无愧的代表,并且不断地给予周围的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最终以自己为核心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独特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赋予了它流域文化地位的同时,还兼具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与中央文化,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文化、核心文化、主干文化的地位。

黄河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核心,是众多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可以说,黄河文化是维系中华文化脉络的主干,是中华民族心理认知的最基本参照坐标。它纵向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横向凝聚了全球炎黄子孙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寄托。黄河文化的存在表明,中国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历史共同体。中华民族要复兴,需要依靠文化认同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力量。深度阐发黄河文化,将最大限度形成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情感,促使全体中华儿女手足相亲、人心相聚,让中华民族在复兴路上走得更坚定、更团结、更自信。

2.传承黄河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向前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不仅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因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坚实文化基础。传承黄河文化,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