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旗城作桥京剧到青州(2)

  京城如此,青州旗城又会如何?每逢庆贺、节日,京城都会派戏班来青州旗城“慰问演出”,引起城乡轰动。

  南北城商业文化融合

  京剧从旗城扩散开来

  京剧从北京到青州,当然不会止于青州旗城内,而是很快扩散开来。

  旗城小,人口密度却超过青州南阳城。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大队人马包括300多名官员,2000多士兵,3000多匹战马(1700名骑兵每人配两匹战马),还有10000余人是官员和士兵家眷、各种工匠、服务人员。这样庞大的队伍,每天要吃喝拉撒,兵器要修理;马需要饲料,战马还要钉掌;更琐碎而必不可少的,是各色日用品,大到水缸、箢子、簸箕,小到针头线脑……如此巨大的军事机构要运转,如此庞大的军民群体要生活,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是海量的,是须臾不可短缺的。

  青州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作为东方的重镇名城,青州历朝历代都以商业发达著称。南阳城里的北门大街、县前街、南门大街、东门大街,城外的东关昭德街、北关大街都曾是一溜两行门挨门的商铺(有些是前店后厂,生产销售一条龙),所经营包罗万象,饭店、酒店、绸缎庄、笔庄、旅店、客栈、车马店、中药铺、糕点店、大染坊、酱菜园。各色汉族、回族的特色小吃,一家挨一家,家家香气四溢。其中有金城药铺、隆盛糕点、大三剪子、陈家香料行等百年老字号。

  南城商品丰富,北城不缺银子,商人无孔不入。也许北城最早是不允许南城的商家入驻的,但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时间这条长河的侵蚀。南阳城东门、东关一带是回族人的聚集处,回族人以经商见长,据《青州回族志》记载,不少回族人在旗城设有店铺。

  在南城北城的商业大汇合中,文化的融合顺理成章,相辅相成。京城派剧团来旗城慰问演出,旗城的官员邀请南阳城的官员前来观赏同乐。一同得享京剧之先的,除了官员,还有南阳城的买卖人、旗城附近五行八作的能人、在北城有朋友的人,甚至前来卖菜的农人,锣鼓一响自然聚拢来。

  就是这些人,使京剧从北城走向南城,走向青州全境,并持续发扬光大。

  本意为加强军事控制而设的青州八旗驻防城,却为京剧传入青州搭桥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