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既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走来,也是从中国的历史深处走来,不仅坚守了中华民族的“根脉”,也赓续了马克思主义的“魂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源头活水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知其所来,增强坚定文化自信的定力;识其所在,增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明其将往,坚持走自己的路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三者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内含逐层递进和逐步跃升的逻辑关系,共同指向在实践创造中开展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推动文化进步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的地位和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强调的既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也阐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
“第二个结合”既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走来,也是从中国的历史深处走来,它以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为前提,以互相成就为指向,不仅坚守了中华民族的“根脉”,也赓续了马克思主义的“魂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源头活水。“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第二个结合”,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扭在一起、各行其“脉”,而是两“脉”贯通,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第二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不断汲取思想精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不仅使我们党能够更加全面系统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具体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样的意义,正在于通过“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中国内涵、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