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块粗糙的泥土,到精美的艺术品,潍城区望留街道槐行村37岁的陶瓷艺人刘文强用灵巧的双手捏造精美的陶瓷作品,用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小场景,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结构巧妙、技法细腻、饱含温情、意境深远……3月31日,记者来到刘文强的“麓台窑工作室”,仿佛走进一座工艺陶瓷的展示厅,一件件精美的器皿令人叹为观止。通过他的一件件作品,记者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刘文强创作的陶瓷作品摆满了架子。
赋予每一件陶瓷作品以生命
“生活经历给我认知,然后带入作品里,它记录的是我走过的路。”3月31日,刘文强对记者说,在他看来,所有陶瓷作品都是在记录——记录时光,记录季节,记录文化发展,记录身边的故事与温暖。
2018年,刘文强从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毕业后,抱着一颗为家乡陶瓷产业添砖加瓦的赤子之心回到家乡,成立“麓台窑工作室”,一心专攻陶瓷技艺。经过多年的学习,刘文强的艺术造诣得到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与家乡的传统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他在守正创新中,赋予每一件陶瓷作品以生命。
刘文强在修坯。
“每一种泥巴都有自己的特性。”刘文强说,跟泥巴混熟了,“他们”可以像老友一样沟通。在创作过程中,刘文强循着泥巴的状态,融入自己的东西,泥巴又通过手给他带来灵感——两者互相尊重、互相成就。
说着,刘文强拿起自己创作的一套名为“锦绣浮烟”的茶具。“这套茶具,我采用了青花玲珑彩绘工艺,将家乡文化和浮烟山的秀美风光呈现在这套作品中。其间反复调整、实验,历时两个多月才创作完成。”刘文强对记者说。
刘文强介绍他创作的“锦绣浮烟”茶具。
艺术创作,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一颗匠心。“刀触、角度、力度、弧度、速度、频率,创作过程中每一个手法细节都很重要。”刘文强说,从质朴无华的矿泥到造型优美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72道工序,并且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烧制。一件陶瓷作品,只有创作者注入思想、赋予文化,才会内蕴灵动。
刘文强准备烧制。
让传统技艺闪闪发光
为了寻找最佳契合点,每日晨起或深夜,刘文强都会和心爱的泥土在一起,磨合、交流,互相试探。就是在这样一个单纯、感性的艺术空间里,刘文强坚守着他对艺术不懈的探索和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创作出一件件独具个性、凝结时光的艺术佳作。
“与陶瓷打交道久了,感觉每一块泥巴都是‘鲜活’的,通过自己的创作给它们新的生命内涵,创作的过程也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刘文强说,陶瓷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
在生活中,刘文强是一个有心人,他不断从历史故事、当代建筑中汲取创作灵感。他的第一件获奖作品《光明塔》,是由几个陶瓷组合而成的方正体,是求学时的作品,那时候考虑更多的是高大上的东西,而现在他更想让潍坊文化与陶瓷相结合。
栩栩如生的陶瓷老虎,将潍坊传统文化以新的载体呈现出来。“潍坊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为我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灵感。”刘文强说,“汝窑叫虎”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高密泥塑“叫虎”,他设计创作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光配釉就用了近两年时间。“汝窑叫虎”烧制成功后,很多喜欢文创作品的朋友纷纷前来订购,这为刘文强的工作室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将陶瓷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