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 银丝作画 非遗焕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潍坊非遗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积极创新活态传承,推出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广受群众喜爱的文创产品、非遗尚品。其中,作为潍坊非遗的典型代表——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经过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传承、创新、发展,让这一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慢工出细活 久久方为功

  清朝康熙年间,潍坊的铜业已相当发达。工匠们为了美化产品、扩大销路,便仿照古代青铜器的金银错工艺,在一些铜器上镶嵌金银丝花纹,这就是最初的潍坊嵌银制品。后来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发展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

  “嵌银漆器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坯胎制作、精雕细刻、镶嵌金银丝、打磨、上漆等工序,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艺人手工完成,是名副其实的慢工出细活。”潍坊嵌银髹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冬云说,首先要选择贵重的红木,经过锯、刨、开榫、下卯、雕刻等工艺,制成各种器具;然后贴上设计图案,用刀或铲刻出各类造型;接着再用小刀刻出细槽,将金丝或银丝镶嵌在细槽里,用小锤砸紧砸实;再对已雕刻和嵌丝的制品进行反复打磨,之后为器具上色;最后把金银丝上的漆色除去。这些工艺看上去不难,但没有三五年的苦功夫根本出不了徒。

  说到与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的缘分,潍坊嵌银髹漆技艺传承人周志用“一见钟情”来描述。19岁那年,她偶然接触到这项技艺,从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跟随第四代传承人陈开勋和第五代传承人陈增学习。“刚开始学习时很难,因为全部采用原生态手工制作技艺,刀刻时手部、腕部、臂部非常吃力,没几天手上就到处是水泡和茧子。但即使这样,要学会精准地控制刀子也得需要几年的时间。”周志说,很多人因为受不了苦、缺乏耐心,最终就放弃了。当时跟她一起学习的有7个人,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她自己。

  2018年,故宫博物院专家组到潍坊寻找嵌银漆器高水平人才,到故宫博物院修复嵌银丝类文物。经过专家组现场考核,最终认定周志和王冬云技艺高超、全面,达到修复珍贵文物的水准,聘请他们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室修复故宫馆藏嵌银丝类文物。这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无人在故宫博物院修复文物的空白。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非遗只有融入生活,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潍坊嵌银髹漆技艺非遗传承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红木嵌银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让非遗产品走到我们身边,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才能更好地宣传红木嵌银产品。”潍坊嵌银髹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华表示。

  张国华出生于木雕世家,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便对木艺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从事雕刻与红木嵌银创作过程中,他不断糅合姊妹艺术技法提高水平,研发了国际象棋、毛笔、腰带以及手机壳等红木嵌银产品,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在生产过程中,我要求每一件产品都必须符合‘高标准、高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的艺术需求。”张国华说。

  张国华的观点,其实也是整个潍坊红木嵌银行业的共识。比如:潍坊图腾红木嵌银有限公司致力于红木嵌银文创产品制作,每年创作生产文房类、吉祥类、博古名画类、巧思类、立雕类、家具类等6大品类300小类6000余件产品,年创产值约680万元。他们创作的《千叟杖》《观音瓶》《十六字令笔筒》《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漆器作品获省工艺美术协会设计金奖、银奖等奖项,入选“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山东手造·奎文好物”等名单。

  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发展

  “红木嵌银一直是潍坊的独有文化,拥有辉煌的过去,也必将拥有灿烂的明天。传承人的责任就是要做好传承与创新,让我们的作品保持艺术价值。”潍坊鸢都嵌银厂负责人孙凯谈起红木嵌银的发展前景时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潍坊嵌银髹漆技艺,2014年4月,孙凯成立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收藏了清末至当代的嵌银漆器作品5200余件。同年8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潍坊红木嵌银漆器)综合传习中心落户该馆。如今,该博物馆成为市民参观学习潍坊红木嵌银漆器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