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板桥字如竹 ——清郑燮行书《修城记》四幅屏

       郑燮(1693年—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燮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根据《尚书·洪范》篇中“燮友克柔”的字句,祖父和父亲为他取名燮,取字克柔。又因所居附近有座木板桥,故后来郑燮自号板桥。郑燮现存绘画作品1000余幅,是中国古代画家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一位。虽有父辈的期望,也有后来的“难得糊涂”感悟,但郑板桥性情刚直,并没有真的做到温顺柔和不较真。
  郑板桥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无不涉猎,将艺术门类杂糅相合,取法相通。
  郑板桥曾谈画竹: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有密。郑板桥擅写竹,而且将款题于竹石间。字里行间,竹的趣味也是无处不在的。
  郑板桥戏称自己的书法为“六分半书”,是因为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并杂以兰竹笔意画法入书。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有一股“乱石铺街、浪里插篙”的气势。
  蒋士铨题郑板桥的画兰诗中评价说:“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
  所以,郑板桥的字中有竹,竹里有书,写兰如字,画如写兰,是一个独有的存在。
  从《郑板桥年谱》看,在郑板桥七十三年的生涯里,四十岁中举人,四十四岁成进士,五十岁为范县县令,开始步入仕途,六十一岁辞官。从五十四岁到六十一岁,这几年潍县县令宦游的时光,是郑板桥为官的主要时段,也是他艺术成就突出的一段。
  郑板桥的《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成于潍县任内。他的谈艺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于此时。“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成为清官的写照。其在潍县任中著述很多,诗词小曲在民间广泛流传,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描摹潍县风土人情及民生疾苦,尤为脍炙人口。
  潍坊市博物馆的行书《修城记》四幅屏,也是郑板桥任职潍县之作。
  郑板桥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潍县知县,当年山东大灾,潍县尤烈。上任的路上,他见到大批的灾民逃荒,饿殍遍野,写诗《逃荒行》,记述潍县饥民外出逃生的惨相,其中有“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诗句。
  为救民于水火,郑板桥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其一,速开官仓赈济;其二,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其三,将自己的养廉银捐出救民;其四,令大户设粥厂,招徕灾民修筑城墙,以工代赈,救活灾民万余名。
  郑板桥的《修城记》,就是为记述修城一事,亲自撰文并书写的。文中郑板桥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了修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记叙自己作表率捐修城工六十尺,表明修城费用概不经手。《修城记》提出了为加强城防,以备不测,易土筑城墙为石砌。其费用,不花国库一文,亦不从民间百姓中聚敛,而“量诸绅士出之不难,举行甚乐”,遂将修城任务分派给他们,“各任各段,各修各工”,官府仅“聿观厥成而已”。
  郑板桥在职权范围内,用尽苦心,由此可见一斑。
  从书法角度说,此作品书有别致,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字体突兀直峙,形态倔强孤傲,有石势之巉峻,骨气毕现。
  郑板桥曾自称笔下题材为“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此作有竹石兰花之风:坚固不移,洁身自好,物我交融。
  郑板桥所作之竹“冗繁消尽留清瘦”,删繁就简,以简驭繁,尽显简、瘦之形象。此幅书法,笔法纯净,利落、挺劲、孤直、瘦劲,一气呵成,水墨淋漓。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清癯雅脱。笔画恰如竹枝,一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象。
  虽为修城的记录,此作写来纵横跌宕,舒展任意,或楷或行,忽篆忽隶,诸体笔意兼备,厚朴潇洒。在艺术上追求奇绝的郑板桥,自成一家之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郑板桥一生率真坦荡,其在潍县做官时,关心百姓疾苦,始终爱民如子,因辖区灾荒开仓赈贷而忤大吏,致使他罢官回乡。去官日,百姓痛哭挽留。“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此后,郑板桥以鬻书卖画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