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8月,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临危受命,在党组织的指派下秘密到达潍县,在廿里堡师范讲习所(毓华师范学校)召开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会议,并当选书记。邓恩铭不是潍坊人,却在潍坊留下深深的足迹,他的坚定信仰变成潍坊人共同的信仰。“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1931年,邓恩铭在狱中留下遗作《诀别》后慷慨就义。
穿越将近百年的文字,读罢仍让人热血沸腾。2022年10月,一部演绎了邓恩铭同志短暂而又伟大一生的红色音乐电影“歌声中的邓恩铭”——《卅一年华之歌》在潍坊大地唱响并传播开来。截至目前,播放400余场次,吸引上万人观影,得到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专家们的充分肯定,认为深入挖掘邓恩铭在潍坊的革命活动,丰富和完善了潍坊早期党史研究。
2023年10月25日,记者专访《卅一年华之歌》主创团队,在制片人王传勇、导演于会栋的动情讲述中,了解一段过往,铭记一段历史。
创新表达
演绎邓恩铭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廿里堡师范讲习所(毓华师范学校)位于廿里堡大英烟厂,原址即在今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内。
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在深度挖掘工业遗产红色基因的同时,打造了潍坊烟草“寻根铸魂”教育基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潍县早期红色革命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如磐初心。红色音乐电影《卅一年华之歌》选择在这里拍摄、播放,正是“寻根铸魂”之举。
“影片表达了革命先烈邓恩铭的革命情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痛苦过、思考过,他将那些心路历程化为一首首诗词借以表达自我,而这些诗词也在影片中被唱了出来。”王传勇说道。
《卅一年华之歌》画面气势恢弘,乐章一气呵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刻的教育内涵,也为人们直接、多角度地了解邓恩铭提供了新的方式。“影片采用‘朗诵加歌唱’的创新手法,通过历史镜头加现在的镜头切换,演绎了邓恩铭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同时镜头由黑白向彩色逐渐过渡,象征着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转变。”于会栋介绍。
邓恩铭不是潍坊人,却在潍坊留下红色基因,他的铮铮誓言依旧回响在潍坊大地。岁月流转,潍坊人民不断传承着那份红色基因。
一首音乐作品
紧密联系起影片主创团队
王传勇是潍坊泰山壹伍叁贰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会栋是潍坊泰山壹伍叁贰实业有限公司党性教育中心主任。两人深受红色文化影响,有着远大的理想追求,多年来,他们坚持不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邓恩铭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是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人。2022年6月22日,王传勇、于会栋正在贵州省进行红色文化学习活动,收到好友发来的一首音乐作品,内容是邓恩铭生前的十首诗词。原来,其好友有一段时间专注于研究中共山东早期历史,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品读了邓恩铭的诗词作品,深受震撼,进行创作后,由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刘晓玲作曲,潍坊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倾情演唱,录制了这首音乐作品。
“近百年前,邓恩铭从贵州前往齐鲁大地;如今,来自齐鲁大地的我们正在邓恩铭的家乡,这首音乐作品来得恰好,燃烧了我的红色之‘火’。”于会栋听完音乐作品,激动地跟王传勇分享,俩人一拍即合,计划拍摄一部与邓恩铭有关的影片。去往机场的大巴上,他俩特意播放了这首音乐作品,感动了满车的人。
从贵州马不停蹄地赶回潍坊后,王传勇与于会栋用了数月的时间研究潍坊历史和中共党史。《卅一年华之歌》此时处于萌芽状态,拍摄影片之前需要确定框架与结构,而这一步工作却让身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的于会栋犯了愁,“那首音乐作品内容是顺着时间脉络递进的,影片的镜头需要呈现一定的过渡感。”他说。
最终,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的于会栋确定框架与结构,“在学生表演中插入一些历史镜头和影视镜头,这样便可以解决时间跨度太大的问题。”他兴致勃勃地说,半个月内,他把买来的2400个镜头素材足足筛选了30余次,成宿不睡也不觉得累,因为一想到能拍摄这样一部红色音乐电影便觉得浑身充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