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让有故事的民间文物藏品“活”起来 ——我市加强民间文物保护赓续文明根脉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民间文物藏品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对博物馆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自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到现在,潍坊市博物馆共收到来自市民捐赠的文物藏品899套,这些文物藏品成为市博物馆日益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让文物发挥更大的历史价值。
   市民踊跃捐赠文物
  11月以来,市博物馆陆续接收三次社会民间捐赠。其中,济南市民纪公民、纪爱玲、纪爱民兄妹将其家族珍藏的地契、宅园契等28件(套)文物藏品无偿捐赠给市博物馆,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数量和种类,也为研究地方土地管理以及家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地契资料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应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下去,我们经过认真考量,决定捐赠给市博物馆。”纪公民表示。据悉,纪氏兄妹捐赠的文物藏品,均为寒亭区寒亭街道纪家东庄村纪氏家族的买卖田地、宅园等的契约。这些藏品年代从1782年至1955年,时间跨度大、数量多、内容完整,而且属于同一家族,比较清晰地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宅园等管理制度及家族的兴衰史。
  前不久,我市热心市民宋洋向市博物馆无偿捐赠了战国时期玛瑙环1件。藏品管理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捐赠流程,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鉴定,此文物是战国时期玛瑙环的标准器,堪称珍贵,是市博物馆近年来所征集的最具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藏品,市博物馆馆长黄可向宋洋颁发了收藏证书。“当时认为是一个手镯,经鉴定是一件文物,放在自己手里珍藏,不如把它捐赠给市博物馆。”宋洋说。
  除此以外,著名画家仇德树家属赵晓慧向市博物馆无偿捐赠了仇德树近40年来的24件重要代表画作,其作品曾在2018年市博物馆举办的“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中展出。
  前不久,城区热心市民李玉亮、李景涛父子向市博物馆捐赠了寒亭区朱里街道北杨村清代刘宅影壁砖雕18件,张玉翠捐赠清拓《汉镜铭拓本》、清石印本《金石索》之《石索五》等古籍2册,李景璇捐赠了1件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大型玳瑁标本……
  赓续文明根脉,筑牢自信根基。大量私人收藏家踊跃涌入市博物馆捐赠文物,工作人员对每一件文物进行登记、妥善保管。捐赠民间文物的热潮,成为我市繁荣振兴文博事业的一幕幕动人场景。
   市博物馆加强文物征集
  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数不胜数的民间文物见证着潍坊的历史变迁,成为镶嵌在“世界风筝都”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物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需要全民共同参与。据悉,自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后,市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由原来的一万余件/套增加到五万余件/套,工作人员历时两年,重新建立文物藏品总账和分类账,抄录完成《潍坊市博物馆文物藏品总登记账簿》一套27册,使藏品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同时,为进一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力度,全力推进文博事业发展,丰富文物藏品数量和内容,从2016年开始市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公开进行文物藏品征集。一大批社会热心人士积极响应,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踊跃捐赠、引领示范,开辟了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由民间收藏转入公立博物馆的新途径。
  近年来,市博物馆启动《潍坊市博物馆关于“纪录小康工程”实物资料征集的公告》,通过社会征集、司法部门移交等方式,共征集包括陶器、书画、古籍、瓷器、家具、非遗艺术品等藏品329件/套。征集《于家夏湾村村志》《昌乐骨刻文》《昌乐西瓜》《昌乐蓝宝石》《蓝宝石的光彩》《四树红旗》书籍8册,征集高小岩、高篪书法作品240件、印章69件、笔墨纸砚一宗……工作人员完成了清点登记、交接、搬运、入藏、入库、入账工作,并按照质地进行了分类排架。
  化私为公、广聚大众,民间收藏家的义举展现了对我市文旅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令人敬佩的文物情怀。
   让捐赠文物发挥最大价值
  民间文物藏品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这些捐赠的文物藏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们感谢每一位捐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市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衣科红表示,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藏品的价值在于它们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