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永远的怀念

       初冬时节,奎文区梨园街道庄家社区,白墙青瓦的庄龙甲故居静静而立。
  他当年离开时的小村庄,如今已是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他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正在一代又一代人奋斗中变成现实。
  他从一个富有爱国反帝革命理想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地方党组织领导者,在昌潍大地播下燎原的革命火种。
  庄龙甲,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名字。
  2023年12月6日,是庄龙甲一百二十周年诞辰日。
  11月28日,听85岁的庄锦华讲述伯父庄龙甲的革命点滴,仿佛穿越时空,内心激荡着澎湃的力量。
  赤诚之心
  潍水河畔播火种

  2003年,庄龙甲百年诞辰前,庄锦华在济南遇到王尽美的长子王乃征,提出请他题字。回到沈阳军区干休所的王乃征欣然提笔,写下:“山东好汉世人夸,抗暴除恶串百家。星火燎原怀烈士,白云红日向阳花。”
  他们的父辈曾是亲密战友。
  百年前的中国,国运动荡、民运多舛。1903年12月6日,庄龙甲出生在潍县庄家村(今奎文区梨园街道庄家社区)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跟着祖父读私塾、在村初级小学、毓华高级小学学习,积极参与到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个秉性耿直、不畏权势、富有理想的进步少年。
  为了追求爱国反帝的崇高理想,庄龙甲决定到济南求学,1921年9月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结识了以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大家称他是“王尽美的左右手”。
  1923年夏,经王尽美介绍,庄龙甲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随后成立的省立一师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党的活动上,建立进步组织,传播马列主义;培养积极分子,壮大党组织;参加纪念活动,宣传进步思想。
  离开家乡,探寻革命道路。回到家乡,播撒革命火种。
  潍水河畔,庄龙甲的共产主义星火点燃了受压迫被奴役的人们的希望。
  1925年1月,庄龙甲带着中共山东省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和嘱托回到家乡潍县,开展工作。2月,在庄家村建立潍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潍县支部,庄龙甲任书记。他深入工人中间,开展运动,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入文华、文美等学校,发动进步学生罢课,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他到农村开展农运工作,在南屯村向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教育,3月,在南屯村成立农民协会,这是山东省建立最早的农民协会,对全省和全区的农民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26年6月,中共潍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茂子庄王全斌家的场院屋里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改名为潍县县委,庄龙甲任书记。中共潍县地执委的诞生,是潍坊党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山东省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为全省其他地区党组织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方向,推动和促进了全省党的组织建设,庄龙甲由此成为山东省第一位中共县委书记。
  随着白色恐怖加剧,中共潍县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1月,在庄龙甲家成立特工组,不久扩建为潍县赤卫队,组织发动了砸大柳树收税局子、抗租抢坡、夺取日军军粮、铲除恶霸、大柳树镇武装暴动等系列革命斗争。潍县赤卫队,是潍坊地区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山东省革命武装斗争的开端,为后来的革命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信仰弥坚
  抛却头颅洒热血

  由于积劳成疾,庄龙甲身患肺病,1928年秋,组织安排他到安丘杞城傅锡泽药房休养治疗。10月10日,庄龙甲不幸被捕,被押送到潍县南流区,10月12日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
  庄龙甲信仰弥坚,对党赤诚,决不叛变组织,决不出卖同志,壮烈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头颅被挂在潍县东关南门上。生命的最后时刻,庄龙甲怒斥反动派:“你们的日子不会太长了,人民的革命烈火,一定要把你们这些反动派彻底埋葬!”
  庄龙甲的亲密战友、潍县县委委员牟洪礼写了一首“藏头诗”:“老子英雄儿好汉,庄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复生精神存,在与不在何必言。南北东西人知晓,流芳百世万古传。”将他牺牲的噩耗转告战友和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