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寿光市博物馆,一方浮雕蝉纹、形状似树叶的端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在古代,蝉既象征品行高洁,也常常被用来比喻命途坎坷。这方古砚似通灵性,它的主人魏琯也正如砚台上所刻画的蝉一样。
魏琯所处的明朝后期并不太平,清兵攻打寿光县城,魏琯的长子魏之令作为守城将领,冒着敌人的箭石带领官兵、百姓在县城西门的城墙上持刀作战。后来寿光县城被攻陷,魏之令阵亡,魏琯的夫人和女儿投井。从此,魏家只剩魏琯一人。
清军入关后的第二年,在御史傅景星推荐下,曾在明朝担任监察御史的魏琯出任湖广道御史。这时,见过烽火连天、背负国仇家恨的魏琯,已经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他认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是当务之急、务本之策。在甘肃,魏琯发现当地民族矛盾比较突出,军队的纪律性也不强,常常出现民族冲突和军民冲突。为此,他向朝廷建议恢复马市交易,以怀柔政策安抚当地居民;同时加强纪律,严格管理西疆军队。这些政策在有效缓解冲突的同时,也避免了明朝“西陲兵骄”的弊病,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
清顺治八年(1651年),朝廷财政吃紧,漕运总督吴惟华带着九万三千两白银进京邀功。此时,淮扬等地正遭受连年水旱灾害,许多官员对这些饷银的来路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朝廷正“等米下锅”,因此所有人都不敢吭声,生怕因言获罪。魏琯却直言上谏,奏明吴惟华把饷银任务分派给下属,从本就遭受灾害的百姓手中进行搜刮,造成“民间辗转追呼,状难悉数”的事实。经过核查,吴惟华不仅没有邀到功劳,还被削职查办,在当时的官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此事,魏琯也有了“铁面劾官”的称号。
直言进谏给魏琯带来的不仅是美名,还有厄运。顺治十二年(1655年),魏琯出任兵部右侍郎,专门负责抓捕逃亡的人、镇压各地的反抗。当时满蒙亲贵疯狂圈地围牧、抢掠人口,十多年来关内外百姓不断逃亡反抗。按照当时的律法,不仅逃亡之人要被抽一百鞭,而且窝藏逃人的也要被处死。魏琯体会到百姓生活的艰难,不顾当时残酷的政治形势,向朝廷上表,直言律法过于严苛残酷,希望朝廷革除弊端、保障百姓的生活。可惜,这些指责旧法的言辞过于激烈,触到了朝廷的痛处,魏琯以“有损皇帝圣明”的名义被降职。
随后,德州秀才吕煌窝藏之事被人揭发,按照律法,当地的州官要连坐受罚。会审过程中,魏琯多次为吕煌等人开脱罪责。此前,很多王公大臣因为魏琯为人过于刚正、不通人情,早就想弹劾他,而这次会审的争执正好给了他们机会。魏琯因此被“革职遣戍辽阳”,并死在了流放之地。自此,一代“硬骨头”高洁而坎坷的一生落下帷幕,但他忍辱负重、为民请命的故事却被后世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