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陈介祺前半生并未以藏古、鉴古、释古、传古为毕生己任,只是对收藏、鉴赏有浓厚兴趣而已;他真正以金石学研究为己任是从离开京城归隐潍县开始的。那时因父亲亡故,又被逼捐四万两白银,家道中落,境况已大不如前了。陈介祺从42岁辞官返籍,到72岁辞世的整整三十年间,潜心于藏古、鉴古、释古、传古的事业中。
42岁归故乡之前,他仅仅收藏到2000余方秦汉古印;但到1872年,他59岁时,藏印竟达到7000多方,其中有万印首品“婕妤妾娋”白玉印和章法清新奇巧的巨印“日庚都萃车马”印等,都是古印中的绝世珍品。
此后又得吴式芬所藏古印2000余方,使其藏印多达近万方。故名其斋为“万印楼”,自号为“万印楼主人”,被金石学界誉为“南有西泠,北有万印”。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先生评价道:“万印楼不仅是潍坊的,也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
万印楼
陈介祺“十钟山房”
陈介祺 编《十钟山房印举》
陈介祺旧藏金石拓片一组(西泠拍卖)
国家图书馆藏毛公鼎全形拓
清光绪十年(1884年),陈介祺在家乡病故。据说,他生前为子孙立下三条规矩:一不许做官,二不许经商,三不许念佛信教。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后人“意在传古,志在为国”的信念得以延续,金石文化的薪火传之久远。他的大量文物和著作,为后人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