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养眼又养颜”

      非遗对乡村意味着什么?潍坊市临朐县给出创新答案:非遗的有效保护,既能培育乡村原生文化生态,又能增加乡村颜值,助力村庄旅游以及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6月14日,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体验空间一派热闹景象。空间一方小舞台上,当地周姑戏戏迷你方唱罢我登场,争相展示周姑戏表演练习成果。一段唱完,大家便将目光投向一旁站着的孙强,他是周姑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广大戏迷的公益辅导老师。


 
      周姑戏是鲁中山区的地方剧种,至今有200多年发展历史,深受临朐基层群众的欢迎。特别在乡村,不少庄户人家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周姑戏剧团,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
      喜欢是一回事,唱的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近些年,临朐县文化和旅游局推动代表性传承人到基层授课,根据基层群众的需求进行订单式辅导,上百位“非遗教授”扎根乡土,用身上的绝活儿添彩乡村文化建设。
非遗是民俗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传承乡土文明、承载记忆乡愁的重要载体。过去几年,临朐县注重文化生态保护,梳理挖掘非遗项目的同时,提升既有项目的社会价值,鼓励传承人到乡村广阔舞台展现担当。

      高粱秆与箅梁勒在一块儿,间隙均匀形成骨架;桑条或者竹条制作的箅圈凭借棉线缠绕;进一步打磨整形,加上挂饰。以上3个步骤,是制作手工箅子的全部过程。曾经,这门手艺在农家广泛传承,农闲时家家户户都要做几个来放馒头或者煎饼。
      “80后”刘岳清瞅准其中商机,这几年带领乡亲一起,通过电商平台正在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刘岳清是临朐县手工箅子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冶源街道平安峪村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加工厂的负责人。
      传统的箅子制作,一个人完成所有环节。善于动脑筋的刘岳清,把步骤分解,有的村民负责骨架制作,有的负责棉线缠绕,有的负责打磨。如此一来,大家手头的分工更明确,效率大为提高。如今,平安峪村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加工厂每年有超过50万元的销售额。
      因为经常在线上直播,刘岳清“手艺人”的名头越来越大,外地来参观的游客不断。他正盘算着,下一步把手工箅子的展厅建起来,向乡村研学游的方向发展。
 

 
      临朐绳艺传承人蒋静,绝活是一根绳子编出一朵花。深知创意重要性的她,将传统二十四节气与绳艺结合,每个节气编出不同的花,并制作成胸针,且价格实惠,在消费市场一炮而红。

      “绳艺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看似简单几个步骤,实则需要沉下心慢慢钻研。”蒋静说,临朐县几个村庄和社区已经成为她的公益教学点。在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帮助下,她和团队定期到县文化艺术中心展示,通过展会等形式与外地同行交流,开阔了眼界,也坚定了将手艺传下去的信心。

      目前,跟随蒋静学习的村民,可以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时间从事绳艺加工,月均有3000元收入。蒋静还探索研发绳艺材料包,在一些乡村学校广受好评,丰富了孩子们的美育课堂。

 
      根据山东省“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要求,临朐县文化和旅游局整合非遗志愿者资源,开展“朐艺繁星”全民艺术普及工程,迄今为止开设临朐手绘年画等10个门类3000多个班次,累计培训超过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