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夏至昼晷已云极

      夏至,二十四节气第十个节气,夏季第四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历6月21-22日视太阳达黄经90度时,北斗七星的斗柄则指向古人宇宙观中 “午”的位置。夏至是我国先秦时就确立的四大节气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后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亦称 “夏节”、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中的 “至”,说的是阴阳至极转换的节点, 《周髀算经》卷下 “凡为八节二十四气”赵爽注: “二至者,寒暑之极。”将夏至、冬至之 “至”释为 “极”。正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按我国传统科学的解释,冬至起,阳气从地心向上走,夏至起,阴气从地心往上走,所以冬至是 “阳生”,夏至是 “阴生”。所谓夏至,其 “至”包含几个 “最”的意思:夏至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一天,是远地日。所以,这一天是太阳相对地球最高的一天,是太阳相对地球的引力最小的一天,是地球自转速度相对最慢的一天,是太阳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这几个 “最”,点出了夏至节气的突出特点。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中的 “晷”,是和 “至节”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字, “晷”的本义是日影。 “昼晷”就是我国古时候利用日影来计时的计时器。相传在周代,古人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日影最长和最短的两天,分别定为夏至和冬至。中国的上古先民,测定夏至,还包括冬至、春分、秋分,测定的方法叫 “立杆侧影”,竖着的 “杆”和丈量日影的工具,确定时间及方位的标准。据先秦 《周髀算经》记载,上古先民最早是以自己的身体来测量日影变化的。距今6500年的西水坡古墓中,在蚌壳摆成的北斗旁边,特意摆上了两根人的腿骨,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将 “斗星计时”和 “杆表测日”结合在了一起。通过与 “晷”相关的另一个 “昃”字,在甲骨文里左边是一个太阳,右边或者右上方是一个歪斜的人的形状,也能说明 “以身侧日”的史实。古人就是以太阳行经黄经90度,正在头顶,定为夏至,从而划分其它的节气的。
  “立杆无影日,夏至一阴生。”说古代的见影,其实,夏至当天,会出现 “立竿无影”奇景。这一天,正午时分的太阳呈现出接近绝对的直射状,所以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会出现短暂的 “立竿无影”现象。因为太阳直接照在立竿顶端。这叫日中天。过了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所以就有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唐代权德舆的 《夏至日作》,用辩证手法写了夏至: “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北斗运转不停,四季更迭运行,过了夏至开始昼短夜长,阴气萌动,一些喜阴的生物就会出现,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而唐元稹的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说得颇为具象: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夏至正值五月时节,出现炎热加剧、蝉鸣、雷电、彩虹等物候和天气现象。夏至过后,阳气衰阴气生,所以 “二气各西东”。 这种“二气各西东”的气候时段,容易发生雨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随之而来还有毒虫出没和疫病的流行,因此,旧时人们不仅将这一天作为祭祀神灵祈求灾消日子,朝廷并将此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神仕》说: “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意思是夏至这天,祭祀地神,以消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史记·封禅书》载: “夏至日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所以至少在周代以前我国就形成了 “冬至”祭天, “夏至”祭地的习
  同时,芒种刚过,新麦收获,正值早黍登场时,有的地方流行过节尝新的习俗。在南方,此时令尝新庆丰吃三鲜: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咸鸭蛋。在北方这天吃面条,既可以尝新庆丰收,又可以讨一个长长久久的吉利,此俗延续至今。
  夏至节,承载的是人们对大地的信仰。数千年来,从朝廷至民间,皆尊崇自然护佑,相信万物有灵,将它当成一个重要节日,用各种仪式、民俗来期盼丰年,追求人和万物生灵的和谐与繁盛。如今再看,这个节日也是华夏文明崇尚 “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