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陈介祺赈灾济民行善举

      捻军到达潍县时,陈介祺从乡下迁到城里。他在此后的20多年里,生活在增福堂街东端的陈家大院。在这里,他收藏文物和钻研学问。战乱和灾荒来临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履行保境恤民的士绅乡贤角色。他还循循善诱,引导后人继承乡贤精神。后来,本地把他请入乡贤祠接受供奉。

  战乱期间兴办团练创设炮台保卫家乡

  捻军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二月攻到潍县城外的。在这之前,陈介祺早就慷慨解囊捐助,并会同本地官员、士绅兴办地方团练武装,他们的未雨绸缪之举发挥了大作用。在团练武装的拼死抵抗中,捻军无功而退,县城得以安全无虞。

  有关方面侦探到捻军可能会在这年的八月再次前来。陈介祺在盛夏酷暑中积极筹划,创设了三座炮台。炮台的规模和样式都是他亲力亲为琢磨出来的。后来,捻军果然如期而至,却没有再攻打县城。人们都说这是捻军见城内防御有力,不再做无用之功了。

  同时,陈介祺又安排刊印《乡守辑要》,引导地方村落修筑圩堡做好防御。本地因为积极响应而得到保全的村落数不胜数。

  同治六年(1867),捻军赖文光部分别在六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先后四次进入潍县境内。每当战事来临,陈介祺都做到了身先士卒,登上城墙带领大家竭力防御。这年,山东巡抚丁宝桢督军过境潍县,陈介祺出城慰劳,自此起,与丁宝桢结交为朋友。

  此后,丁宝桢经常用邮寄信函的方法,就军中事务与陈介祺商量。两人曾经一天多次信函往来。该部捻军在山东肃清后,丁宝桢向朝廷为陈介祺请功,朝廷赏加陈介祺三品官衔。

  连续两年粮食歉收开设粥厂救济村民

  光绪元年(1875),潍县谷类作物歉收,第二年麦子又歉收,于是,发生了大饥荒,士绅们商定开设粥厂救济饥民。陈介祺独自开设一处。起初他的粥厂设在教场(原址位于潍城区松园子小区东南部),每天有几千人就食。后来他将粥厂开设在城隍庙,就食的饥民增加到每天一万多人。

  在前后八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尽数拿出家中所藏粮食,带领长孙陈阜每天前往城隍庙施粥。每到现场,他一定要亲口尝尝粥的味道。他每每目睹饥民们接踵而来,心中总是忧惧不安。因而,他的粥厂一直安排得井井有条,饥民们随到随领随用,丝毫没有发生拥挤混乱的事情。

  潍县这次大饥荒之后,没有伴随发生瘟疫,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得的。陈介祺的善举救活了一万多饥民。地方长官又向朝廷奏请,朝廷赏加陈介祺二品顶戴。

  潍县民众对陈介祺的善举感恩戴德。他们敦请本地籍官员、学者田名撰撰文记载陈介祺的善举,并镌刻在石碑上,将石碑矗立于城隍庙院内。后来,石碑掩埋于地下。今年,石碑在城隍庙修缮工程施工现场重见天日。

  陈介祺的后人回忆说,陈介祺大量收集陶器陶文,差不多就是这次大饥荒时期。这次大饥荒由大旱引起,不仅发生在潍县,也发生在山东多地。陈介祺率领陈阜设粥厂施粥时,齐国故都临淄(淄博市临淄区一带)的农民,听说陈介祺收集陶器陶文,纷纷将陶器陶文的整体或残片自田野里捡拾收集后,送到潍县。陈介祺全部收下并给付了等值的报酬。后来有人说陈介祺此举也有以收代赈的意思。

  言传身教影响后代长孙成为商会会长

  陈介祺的堂兄陈介眉在咸丰十一年(1861)的县城守卫战中遇难。他奉旨为堂兄建造专祠,出资、督工不遗余力。专祠于光绪五年(1879)建成,规模为大殿三间。陈介眉,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朝考一等一名,初任江苏盐山知县,累官至河南归德知府(府治今河南商丘)。遇难后,朝廷追赠他太仆寺卿、世袭骑都尉等官职,敕建专祠,称陈太仆祠。

  陈太仆祠位于潍县城里文庙(原址位于潍城区东风西街棋盘街口一带)西院,供奉陈介眉,武生千总陈执蒲,翰林院待诏刘鹏翕,州同陈寿循,县丞胡文檀,从九品陈式智,八品衔陈介封,附生张祥麟、李士吉、王循观、王儒乔,监生于允升,武生徐元庆,八品衔李善培等遇难人员。

  后来,陈介祺在增福堂街陈家大院闭门不出,专注于品鉴文物、钻研学问的同时,还认真传授陈阜四书五经等国学内容,教材都是陈介祺亲笔书写的。陈介祺还专门著有传授我国传统书法的启蒙文章《习字诀》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