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李仁廉:难忘驻县记者生涯

      李仁廉1935年10月生于安丘,从干党报记者起爱上报纸。报社给了他无限信心和力量,是他事业路上具有历史意义的起点;报纸陪他一生,至今老有所为,是读报用报的爱好者。

  专业培训受益多苦练记者基本功

  李仁廉1952年10月参加工作,从安丘县新华书店文书岗位调到安丘县委宣传部做文书,1959年从安丘大众报社选调到昌潍大众报社。

  “当初,也谈不上有写作功底,可能是组织上有意重点培养吧。”李仁廉说,报社先后三次送他到济南,参加省委宣传部、大众日报社举办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大众日报社的领导、高级编辑、名记者讲课,发给辅导材料和范文稿,学员采写的稿件由老师批阅,专业性的学习让他有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组织安排他参加山东大学新闻函授班,昌潍大众报社也经常组织采写经验交流活动,谈红旗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李仁廉苦练记者基本功,业务能力提升较快。

  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写作能力

  办报是搞舆论引导,办报人必须自身思想作风过硬,具备“四种能力”——政治判断能力、分析认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吃苦耐劳能力。他说,当记者要高度重视政治,坚守党的立场,做党的忠诚喉舌,始终听从党的号令不动摇。

  “文章水平就是认识水平”。在新闻理论的指导下,他重视剖析信息新闻、工作通讯、评述、评论、调查报告、人物特写等常用范文,研究各种文章的写作方法,如观点的确立,结构层次的安排,典型材料的选择、角度、用词、语言等,平日读书看报勤思考,多积累,及时总结,以提高自己的领会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在写作中求新、求真、求实效。

  记者主要靠调查研究得到的材料,“调查的题目必须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典型必须有全面性,人员必须有群众代表,方法必须用心用情,因人制宜。”李仁廉对此深有体会,记者采访调研要当学生,不能当先生,更不能带着观点框子去套,要当群众的贴心人,虚心请教,平等和蔼,使老百姓放松心情,自觉打开心窗,道出真情实言,记者从故事细节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思想观点。

  记者是项体力、脑力并重的苦活,新闻时效性强,写稿子打夜班搞突击是经常的事,他有时累得头痛、脑胀、眼花。“记者必须具有迎难而上、不怕吃苦、拖不垮的意志。”多年记者的历练,使他养成自紧自的好习惯,学习名记者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钉子精神,力争在工作上节奏快、扎实、高效;学习高级编辑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的优良品德。

  采访路上苦中作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昌潍大众》的记者全部驻县,李仁廉驻昌乐县,“驻县记者工作特点是,没有领导指点,没有助手随同,独来独往,独立思考,自己管理自己,靠觉悟靠实力开展工作。”他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交通条件差,驻县记者方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每次下乡采访,他都骑自行车载着铺盖卷,走土路、过河道、爬山岭,为了减轻重量,妻子把被子缝成直筒子,既能当被也能当褥,枕头用吹气的,睡觉吹上气,起床后放掉气。公社没有接待费、接待室,吃饭需到伙房买票或在村民家交粮票和钱再吃饭,睡觉与人搭铺,冬没暖气,夏无风扇,那时觉得很正常,很习惯。

  1960年麦收季节,他骑自行车到昌乐县北岩公社(今乔官镇)采访,土路坑坑洼洼,半路遇到大雨,车轮绞缠上泥和杂草,转不动,他一会儿人骑车,一会儿“车骑人”,寸步难行,但一点没觉得苦,反倒只想着快点到现场抢抓新闻,欣赏着满天银丝直下、雷电闪闪,借着雨水洗把脸,高喊一声“爽快”继续前行。

  下午在公社开座谈会,晚上入户采访。雨再次下起来,李仁廉只能留宿村民家赶写稿件。他坐在土炕上,背靠东墙,两腿盘坐,伏在纸箱上,借着油灯微弱的光线奋笔疾书,深夜完成《抢收抢种》。第二天一早,他赶到公社用电话发稿,编辑部用磨字机记录,稿件见报后,他心里想的是稿子发挥作用,早忘却了采访路上的苦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