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偶园本为衡王府东花园

      青州偶园,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园林,原为明代衡王府东花园,清代康熙年间归属名臣冯溥,至今其遗留文物尚存其半。衡王府东花园又名奇松园,它位于古城偶园街中段东侧,面积20000平方米。清顺治三年(1646),衡王府遭查抄拆毁,奇松园赖其地处偏隘而幸存。

  奇松园多松柏竹木风格质朴稳重大方

  李焕章《织斋文集·奇松园记》载:“奇松园,明衡藩东园之一角也。宪王时以其府东北隙地,结屋数楹,如士大夫家,青琐绿窗,竹篱板扉,绝不类王公规制,盖如宋之艮岳,元之西苑也。中有松十围,荫可数亩,尽园皆松也,故园以松名。效晋兰亭流觞曲水,管弦丝竹,吴歈越鸟,无日无之,亦吾郡之繁华地。迨府第毁后,兹园赖其地处偏隘,园亭池沼,颇有烟霞致。又老松虬枝霜干,日长龙鳞,故国乔木,人所羡仰。郡丞朱公以其值,买之,以饷四方之宾客。后朱公去转,售之今相府,深锁重关,游人罕至矣。念斯园自旧朝来,隶帝子家,辱于阉竖、舞女、歌儿,其后胥徒啬夫,阜圉夏畦,皆过焉。卒未有文人骚客,载笔携筒,拈韵赋诗,以遨以游,骋目娱心……癸亥夏闰六月二十八日雨中记。”

  文中宪王为衡王府第六代衡王朱常?,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天启七年(1627)在位。奇松园当建于其时,因园内有众多古松柏树而得名。

  顺治三年(1646),衡王府被查抄拆毁,奇松园虽“赖其地处偏隘”而幸存。但由于无人管理,一度为“胥徒啬夫”(即小吏农夫)杂居,山麓养马,空地种菜,经年荒废。据毛奇龄著《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记载:冯溥在五十五岁时(康熙二年,1663年)曾给假回籍,相中奇松园,并请同年吕宫题名,欲购之。

  康熙初年,青州府同知朱麟祥将此园买下,用以招待四方宾客,朱离任后,将此园售予冯溥,由于冯溥当时仍在京为官,奇松园“深锁重关,游人罕至”。直至康熙八年(1669)冯溥回乡,将奇松园重新修造。

  从《奇松园记》中还可知,奇松园风景以松柏竹木为主,有池沼之盛,并曾有曲水流觞之雅事。奇松园内无假山,有丘阜小山,否则不会有“阜圉”之说,根据偶园假山主峰上现存的明代古柏及古木根桩判断,奇松园中当时植满松柏,偶园假山的前身是奇松园中的明代土山,园内景致和建筑风格,以质朴见长,“如士大夫家,青琐绿窗,竹篱板扉,绝不类王公规制”。园中现存的三株明代圆柏,园中横跨大方池的大石桥都是明代衡王府遗存,大石桥为平桥,中段略高,作三小拱横跨池沼,望柱柱头仅浅刻一线略作提示,四面浅雕牡丹纹。整体看,此桥稳重大方,具有明代建筑风格,是不可多得的园林古桥精品。由于体形敦实,虽为平桥,与池潭、假山相比仍显厚重、宏阔,这应是冯溥在修建偶园中有意保存下来的明代古桥。

  冯溥奇松园度晚年筑叠石假山精打造

  冯溥于康熙八年买得奇松园后,就请求致仕,想一心打造“奇松园”,均未获准。只好在京城觅地建造“万柳堂”,以实现自己“混迹市朝内,神游林壑下”的人文理念。康熙二十一年(1682),73岁的冯溥被恩准致仕,皇帝赐御宴,赐游于西苑瀛台,赐御制诗曰:“环海消兵日,元臣乐志年。草堂开绿野,别墅筑平泉。望切岩廓重,人思霖雨贤。青门归路远,遗兴豁云天。”诗中包含着乾隆皇帝对冯溥信任之情,臣僚依依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希望冯溥安享晚年的良好祝愿。

  光绪《益都县图志·人物志九》载:冯溥回到青州之后,“辟园于居地之南,筑假山、树奇石,环以竹树,优游其中者十年”。这段话说明偶园叠石假山是为冯溥所为,园中奇石也是按冯溥之设计重新竖立,并在园的四周植竹优化环境。

  冯溥在偶园“存诚堂”中度过了十多年的悠悠岁月。

  冯溥去世后,直到乾隆初年,偶园变化不大。道光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败落,从道光以后直至上世纪初,仍为冯氏世守,但已荒芜。

  新中国成立后,偶园收归国有,1950年辟为人民公园。20世纪80年代,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几次来青州考察,称赞园中假山为“今日鲁中园林最古之叠石”,全国唯一幸存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并主持了山体的维修工程。21世纪以来,园景几次得到重修,园名改为“偶园”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