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六处知名宅院及人物,记载有详略(3)

  1916年,郭渔山将学校工作委托给郭蓉汀主持,但仍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一如既往地支持办学。他因病于1933年去世后,学生们敬送牌匾,上书“春风化雨”。

  另有记载,1916年,该校自西门里大街迁至郭宅街东端路南,改称私立郭氏小学,办学规模为五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200人左右,校长是陆文会。

  于奉三两兄弟从事洋广生意

  于奉三宅院位于郭渔山宅院的西面,具体情况未见记载。于奉三个人情况的记载十分简略,除了他们兄弟二人做洋广生意,未见其他记载,于奉三的兄或弟姓甚名谁也未知。

  洋广,全称是洋广杂货或洋广百货,后来称百货业。百货业作为商业行业,在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大致诞生于清亡前后。百货业主要经销日用百货,都是民众生活必需品。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以前,以百货商场或大、小百货商店为主要业态的百货业,是柜台封闭式经营,经销范围一般也不包括柴、米、油、盐,与现在开放式经营的大、小综合超市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的潍县城厢一带,较早涉足百货业的从业者是从事洋广生意的货郎,当地称之为“京挑子”。“京挑子”的家当就是一副杂货担子:担子两端各有一个四面及顶端镶有玻璃的小立柜,里面层次分明地放有胭脂、香粉、花露水、梳子、簪子、发网、针线、袜子、毛巾、腰带等日用小百货商品。

  “京挑子”手摇货郎鼓,走街串巷。货郎鼓一响,市民家庭的妇女便闻声而出,选购小百货商品。有的货郎家当比“京挑子”还简陋,手持一副分成数层的简易货架,上面挂着不多的日用小百货、小饰物,照样不乏光顾者。由于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日常生活需要的小百货商品,走街串巷的货郎一直受到普通市民家庭的欢迎,行动不便的家庭妇女尤其老年妇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这类货郎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在潍坊城一带逐渐消失。

  潍县大集南沙滩一至四街(1949年拆除,原址位于现奎文区奎文门到东风东街之间的白浪河河床上)很早就有专门经营日用百货的固定摊贩或简易百货店。赶集人员习惯在这里购买日用百货和其他生活用品。买卖平时清淡、集日红火。特别是春节前,化妆品、鞋帽、袜子、毛巾、手套之类的日用品十分畅销。有的百货摊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主要销售皮球、小汽车、西洋景(带照片的放大镜)、滴滴金(杆状小型烟花)等儿童玩具。

  七七事变前,潍县城厢一带出现多家百货商店,有记载的带字号百货商店就达15家,并出现泰东商行、山东商店等跻身当地“八祥五东”著名工商业实体的大型综合性百货商店。抗战胜利后,有记载的带字号百货商店增至39家,多为零售商,仅有一两家批发商或批、零兼作。这类百货商店都分布在城厢中心地带的几条商业街上。

  郭宅街路南住户于奉三兄弟二人从事洋广生意的具体情况也未见记载。另有记载说,抗战胜利后,沙岭子(现亚星桥东、奎文区东风东街一带)开张一家瑞祥泰百货店,经理是于谊臣。奉三取自“奉三无私”之意,三无私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三无私,意即奉行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的理念,用于比喻帝王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谊臣也是一个固定词语,即“坚守节义之臣”之意。以前给新生儿取名字,兄、弟的名字中分别含有君、臣之意较为常见。但于奉三与于谊臣是否为兄弟关系则未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