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潍坊访古:禹王台的前世今生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散落在各地的历史遗迹,已成为潍坊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中日韩共处东北亚,地缘上一衣带水,友好交流密切频繁。而在中日韩三国的文化交流中,作为治水象征的禹王,自古以来,就是东亚三国共同信仰的对象,现在还广泛存在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

      走进潍坊禹王台的前世今生!
      禹王台,今在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境内,距潍坊城区三十余公里,坐落于因台而得名的“禹王台”古村西边,与村庄形成毗连之势。顶端白云拂绕,底部磅礴绵延数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寒亭区史志办公室纂修《寒亭区志》,专业工作者对当时古台现状进行实地测量后记载:“台高22.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

      传说在尧帝时候,洪水泛滥,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灾难。舜帝继位以后,听说鲧的儿子禹聪明能干而且善于治水,就让禹接任鲧去治水。大禹开山挖河、疏通河道,一路来到了今天的潍坊市境内治水。

 

      当时,在位于现今寒亭区高里街道境内有尧河、丹河、弥河、桂河、大于河、小于河和白浪河流经,七河纵横,洪涝深重。大禹勘察地形后发现,在七河汇海之地的滨海滩涂地势低洼,必须筑起高台方可防止洪水漫延。筑台工程开始后,人们白天筑台三尺,高台在夜里自己又会变高三尺,据传说这都是狐仙的相助。高台建好后,洪水被降服,百姓连年丰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就在高台上修建了一座禹王庙,并把此台称为“禹王台”。

      在广袤的潍北大平原上,禹王台可称得上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古迹,历代文人学士对禹王台来历和景色多有论述,如:

      清光绪年间张府之《禹台论》认为:此台始名“望台”,后称“禹台”。初为望海而设,邻海南岸,度地而筑。后沧海桑田,海水后退数十里,村庄渐多,望海水而不得。遂感念上古大禹治水的恩德,借“望台”而名为“禹台”。

      清代进士、南孙乡傅王庄人傅廷兰在《民台十景诗序》中对禹王台多有描述:禹台高数十仞,围十亩许,遥望如海岛。上大禹庙垣之西,为道人植棉艺谷处,古柏古槐皆数千年。人临其上,面南山而临北海,俯视阡陌村落。四时景物,春则麦浪千顷,夏则黄云十里,秋来秫熟,如红玉覆地,十月芦开,若雪花布天。当水潦盛长,汇为泽国,则烟波浩淼,茫无际涯,有太湖、洞庭之观。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十五日,海水涨潮,时潍县知县郑板桥来此勘灾,曾留下《禹王台北勘灾》诗,并书“文明四海”匾悬于大殿。
历史上的禹王台周围地处众河入海的尾闾地带,地势低洼,自古水患较多,乡民饱受灾荒之苦。而如今,禹王台所在区域已发展成水体丰沛、生物多样的独特自然生态区。历经千百年来的变迁,禹王台如同饱经世事的历史过客,在晨钟暮鼓里静静伫立,聆听世人的诉说,肩负文化的传承。

大禹治水,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

不论是大禹治水的疏导方法,

还是大禹治水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与道德精神,

都已成为我们中华发族传统观念的重要组成,

 

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