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晒盐技艺:煮海为盐 百味之首

      食盐被誉为“五味之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主味。食盐的主要来源是海水。平均每千克海水就蕴含着30多克食盐。

      我国先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海水制盐。相传,黄帝时期有个叫宿沙氏的诸侯,首创了“煮海为盐”。北魏时期,我国沿海居民将海水引入盐田,通过日晒、风吹等自然手段蒸发卤水,获得食盐,这是“晒盐法”在世界上最早的应用。

      寿光传统制盐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考古发现,寿光制盐起源于商、周时代,距今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寿光位于劝海莱州湾以南,富有269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制盐卤水资源。而且气候适应,土质良好,对生产原盐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山东省原盐生产的重要之地。晒盐技艺(卤水制盐技艺)于2008年12月,成功申报为潍坊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5月,成功申报为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寿光卤水制盐起源于商、周时代。据《尚书·禹供》载,这一带“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稀”;商周时期用陶罐纳卤煮海,称之“煮海为盐”;春秋时期(公元前403年),管仲于齐首创“官山府海之策”、“筏薪煮盐,计口授食”;汉代,寿光置县,置盐官,煮盐改为煎盐;明朝,煎盐改为熬盐;清初,开始滩田晒盐至今。 

      “寿光卤水制盐技艺”历史悠久,自商周“煮海为盐”到现在的晒盐,取卤——蒸发——结晶——出盐,制盐技艺一脉相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卤水制盐技艺,代代相传。卤水制盐技艺流程虽不复杂,但操作要求高,是卤水与自然气象的结合,卤水制盐技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制盐工具古今不同,但修滩、上水、制卤、结晶、收盐等工序基本一致。

      修滩:蒸发池、调节池扒压1至2次,结晶区扒压3次,使其土壤达到最佳含水量,最佳密实度,做到池底坚实平整,不渗漏。

      上水:提取地下卤水的方法。井距不少于150米,大口井深6~8米,机井深60~80米,制井时先用红泥封住淡水层,咸水层井管外用沙填实,使井水浓度高、水量大,井水提出后,入储水圈备用。

      制卤:制卤是利用自然条件将井水逐渐浓缩成饱和卤的过程。

      结晶:结晶是制盐的主要工序,古代用煮、煎、熬法,近代以后主要是滩晒。

      收盐:用盐耙将盐堆起,然后将盐运出入坨。

      寿光传统制盐技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劳作、改进,由民间手工制作、人工操作到半人工半机械化,再到现代化管理;由合伙、互助组、合作社,又发展到联营、国营、私人承包、股份制等组织形式与体制,不断地促进着盐业的大发展,书写着寿光传统制盐的丰硕诗篇,为国家和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起着支柱和龙头的巨大作用,也为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