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存的一通玉皇阁石碑记载,玉皇阁初建于明“万历己丑岁(1589)”,“崇祯十四年(1641)”重修,现存碑碣即为重修时所立。
玉皇阁建筑群主要包括三间玉皇大殿,院落西侧的三官庙、土地祠,院落东侧的观音堂、卧奶奶房等数十间庙宇。建筑群位于旧固堤村南门里,其中玉皇阁建在圩子墙南门顶上,是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物,钟楼位于玉皇阁东侧。因玉皇阁位于村庄最南端,所以百姓也称之为“南阁”。抗战期间,钟楼最先被日军的炮火摧毁。
从杨泉林手绘的《1937年前固堤玉皇阁阁顶玉皇大殿塑像全图》来看,玉皇殿正中塑有玉皇大帝,其左右分别是北极和南极大帝,其余众仙及鬼神皆立于堂下。旁边又辟有三皇殿一楹,内有天、地、人三皇神像。院中立有碑碣数通,今仅存其一,为明代碑刻,碑高2.45米,宽1.08米,厚0.26米。可见碑体较大,为当地发现的碑碣之最,又加之立于赑屃之上,总高达3.25米。该碑断裂后被修复,但字迹已风化严重,漫漶不清。
玉皇阁毁于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游击队担心此高点被日军占据后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将玉皇阁先行焚毁。后来日军占据固堤,果然放弃玉皇阁,转而驻到村北的邢家庙和天齐庙去了。
玉皇阁存续期间曾有庙会,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届时,村民们抬着王母娘娘的神像到周边村庄巡游,敲锣打鼓,十分热闹。同时,村里还要扎戏台唱大戏。后来随着日军入侵,玉皇阁被毁,这些活动全部终止。
玉皇阁建筑群被毁几十年来,百姓久有恢复之意。自2007年起,固堤信士李甲清就开始筹建玉皇阁。2012年,李甲清和西横沟信士刘天涛共同斥资置地,在固堤村东南长墓田附近重新辟建玉皇阁。2013年春,在玉皇阁被毁75周年之际,总占地2010平方米的玉皇阁建筑群重新落成。此次重建,他们把明崇祯年间刻有《玉皇阁新建记》的石碑,连同赑屃碑座一并移入新落成的玉皇阁院内,还专门建起碑亭一座,加以保护。潍坊市文史专家孙敬明为此新撰《重建玉皇阁碑记》一篇,并镌碑以志。
除却上述主要古迹,固堤历史上还曾建有文昌阁、魁星楼、天齐庙、邢家庙等道教建筑,这些建筑物均被毁。
值得一提的是,固堤村的圩子墙有其独特性。乡下的圩子墙多筑于清咸同年间,而固堤村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筑圩时间要早很多。据杨泉林手绘《故乡固堤》图中文字记载,固堤在隋唐时即建起了土围墙。更加与众不同的是,固堤圩墙四门均为发券门洞,且都有名字:东门名“武靖”,西门曰“通衢”,南门叫“朝阳”,北门称“天柱”。名字分别以青石镌刻镶嵌在门洞上方,与潍县城的城墙颇有些相像,这也难怪《潍县志稿》称固堤“蔚然一方重镇”了。固堤村圩子墙至少到20世纪30年代都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后来随着日军入侵,逐渐毁于战乱,新中国成立后,因村庄扩大被逐渐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