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通衢之地造就多姓村庄

  

  《潍县志稿》中关于王庆宇和杏核丹眼药的记载。

  杨氏族谱。

  固堤西门里原址今貌。

  固堤古镇坐落于交通要道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逐渐形成了客商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从东街到西街仅大车店就有十几家,另外还有大小不等的茶楼酒肆、银号钱庄等。其中,许家店、张家店流传着精彩的故事。

  许家店或为固堤店前身 抗战爆发前买卖红火

  许家店旧址位于老固堤街大十字口以东路北,为“老许家”开设的客店。许氏是固堤村较早的姓氏,所以一般尊称其“老许家”。许家店开始于何年现已无从考据,但有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所称的“固堤店”就是指许家店,由此亦可见许家店历史之悠久。相传后来落户在许家店北面居住的人就把居住地叫做“店后”,以后随着固堤店写做“固堤坫”,“店后”亦相应改为“坫后”,就是今与固堤村毗连的坫后村(原名坫后邢家)和贺家村(原名坫后贺家)。

  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许家店的买卖都十分红火。据传有一天,一名“背瓷货的”北京古董商路过固堤,住店时病倒了,这样一来就住了很长时间,临走时因盘缠不够,就给老许家留下一摞12个青花瓷碗。那些青花瓷碗瓷质细腻,碗壁薄到近乎透明,据说是上等的官窑产品。可惜那时家里人不识货,就当作普通饭碗来用,久而久之全打碎了。日军占领潍县不久,古老的许家店被鬼子的炮弹炸平,全部家产毁于战火。

  张家店老板娘拾金不昧 遇贵人支持扩大规模

  张家店位于老固堤街大十字口以南路东,是一家大车店。

  清末,张家店还只是一家小客栈,由夫妻二人经营,仅能留宿三五客人。一日,有一名外地客商入住小店,次日清早走得急,落下一件外套。女主人打扫客房时发现了,且还发现外套口袋里装有不少金银细软。她估计客人尚未走远,就拿上外套,追了出去。女人是缠足,走不快,紧赶慢赶追到西门,总算喊住了客人。客人明白原委后,十分感激,拿出些银子要表达谢意,女人坚辞不受。

  简单交流中,客人建议小店应扩大规模,方能招徕更多客人,女人说资金一时还不凑手……客人急着赶路,女人也要赶回去打理店面,于是双方就此道别。临走时客人只说了一句:“下次还到你家店里住。”时过不久,那客人果然又路过固堤并住进张家小店,临走时,他不由分说拿出大把银子留作住宿费,无论张家夫妇如何推辞,客人坚决不收回。就这样,张家小客栈以此资金扩大店面,改成了大车店,生意也日渐红火。女主人也从此留下了拾金不昧的美谈。

  新中国成立以前,固堤街的店铺经营规模和范围各有不同。这些店铺有的在日占时期被毁,有的在内战中惨淡经营,还有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

  固堤作为一处商贸集镇,除了本地居民外,商贩多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后来定居下来,因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村庄的多姓氏现象。久之,“固堤街,百家姓”的夸张说法也就产生了。历史上,个别氏族或因外徙,或因无传而从村中消失,如贾、树、史、卢、苟、彭等。目前住在村里的有李、郭、解、许、赵、刘、姜、张、侯、周、王、邢、朱、杨、蔡、隋、吴、武、谭、牟、万、潘、冯、钱、孙、邹、孟、魏、阎、庄、毛、萧、贺、齐、陈、石、仲、梁、黄、于等几十个姓氏。

  杨氏有军功王氏出身皇族

  各氏族落户固堤各有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