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指挥反扫荡激战清水泊

  

  今日清水泊。

  杨国夫

  清东地区是清河区敌人蚕食的重点。岳拙园和许云轩率部按照三旅、清河区军政领导的指示,用机动灵活的方式顽强斗争,浴血奋战、英勇地保卫着根据地,利用抗日沟和青纱帐的掩护,多次巧妙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寿光东北河村紧急部署

  粉碎三百余日伪“扫荡”

  1941年,日本为确保华北占领区作为支援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基地,实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特务等手段结合的“总力战”,加紧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灭绝人性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各解放区轮番进行大规模的合围、“扫荡”。

  1941年到1943年,清水泊地区的敌后抗战进入最困难、最残酷时期。清河平原地区16个县就经常驻扎日军2万名,伪军和投降派军队5万名以上。清东地区是清河区敌人“蚕食”的重点。岳拙园率部按照三旅、清河区军政领导的指示,用机动灵活的方式顽强斗争,浴血奋战、英勇地保卫着根据地。

  清河军民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除利用青纱帐和村庄的掩护外,创造发明了改造平原地形,挖抗日沟的战斗方式。清河区土质松散,地下水位高,不便挖地道。广大群众借鉴临淄群众挖抗日沟的经验,首先在各村间挖宽一两米、深两米左右的抗日交通沟,村与村、乡与乡、区与区相互连通,同时在敌人据点及其经常出动的地方挖“抗日封锁沟”。为了便于作战、转移,把抗日沟挖成弯曲形的,在抗日沟里挖一些单人掩体和脚踏,抗日沟里还有圆台子,两边走人。抗日沟纵横交错、能攻能守,便于部队机动和军民转移。清河军民巧妙利用抗日沟,神出鬼没打击敌人。

  1941年6月下旬,在寿光东北河村,三旅九团利用抗日沟和青纱帐的掩护,胜利粉碎了来自道口、侯镇日伪军300余人“扫荡”。

  战斗前夜,三旅九团在团长许云轩、政委岳拙园指挥下,从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向东北河开进。当天拂晓,在东北河村头一家农户的西屋里,团部召开了一个简短的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许云轩根据侦察员提供的情报,作了分析:“道口、侯镇的鬼子已经出动,是直接对着我们来的,可能他们夜间已经得到我们进驻东北河的消息,认为我们只是小股的八路,想来消灭我们。而附近据点的敌人,昨天没有增兵,即使侯镇、道口的鬼子汉奸一起出动,兵力也不会太大。张景月的土顽军十五旅一部进兵郝家柳杭,可能要配合日寇一同反共。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们作战,过去还没有这样的先例,看来不可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集中优势兵力,给鬼子一个狠狠的打击,消灭敌人,缴获武器,装备自己,保卫根据地,提高群众的抗日情绪,十五旅也可能不打自退了。”许云轩讲到这里,看了看一旁的岳拙园,岳拙园点点头。许云轩便下令:四连正面还击敌人,顶住敌人的进攻,不让敌人进村;八连作为预备队,同时警戒郝家柳杭方面十五旅的活动,七连迂回到敌人侧后,出其不意地打击,前后夹攻,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一切部署妥当,部队马上行动。战斗中,四连正面顽强阻击,八连作为预备队,七连不顾雨后泥泞,勇敢地向敌后穿插迂回,敌人腹背受击,顿时慌作一团,经过激烈的枪战、肉搏,敌方战斗队形被打乱了,伤亡重大。鬼子中队长木村无心恋战,带着残兵狼狈逃窜。

  缴获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威慑敌人

  战斗胜利结束,九团毙伤日伪军30余人,夺得战马4匹,生俘敌重机枪手松木等三人,缴获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步枪10支。这在缴获敌人重武器与活捉鬼子,在渤海、胶东、鲁北地区,还是第一次。胜利的消息一传开去,抗日军民受到极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