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其他任何民间艺术形式的产生一样,都是由于先世艺术的滥觞、传统民俗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在定型的剪纸艺术之前,就已经有人将金银箔、皮革和丝织物进行镂空而成为剪纸的最早形态。从考古学家发掘的保存基本完好的剪纸作品来看,要数1959年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发掘的《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等剪纸样品了。这些样品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古墓葬中挖掘出来的,其技法是采用折剪的方法剪成,在艺术技巧上已显得成熟。到唐代,剪纸进一步发展,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李商隐的诗中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从宋朝开始有剪纸艺人出现的记载,如周密《志雅堂杂钞》:“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之后,民间剪纸从彩陶、青铜艺中汲取意象手法后,打破了具象剪影的局限,开始运用虚构、想象、拼合、寄寓、夸张、装饰等浪漫主义方法表现物象,给具象剪影手法增添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弥补和丰富了具象剪影手法的不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概括简练、形神兼备、装饰强烈的艺术,又由于工具材料的特殊,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历经数代而不衰。直到近代,魅力犹在。
高密剪纸最早作为胶东剪纸的一个派系,已经初步具备了细腻的风格。汉以后,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频繁,特别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并在高密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也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这些移民大多是一个村、一户人家或亲戚几个由官方迁移而来,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纸的人不少。因此,河北、山西剪纸的粗犷,江南剪纸的清秀细腻传到了高密。通过互相交往、交流、借鉴、学习,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融南糅北,兼收并蓄,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
另外,高密的民间习俗对高密剪纸的风格形成、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春节,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是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贴剪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棂上的窗花、角花,窗户顶上的“斗鸡”(“斗吉”谐音),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还有青年男女定亲、结婚,孩子过满月过“百岁”等,剪纸都派上了大用场。这样,这个村的剪纸就传到了另一个村,又发展了另一个村的剪纸风格。高密剪纸就是这样在互相学习、互相流传、互相借鉴、互相提高中不断发展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高密剪纸造型稚拙,风格淳朴,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甚浓。这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他地区剪纸的重要特征。“八仙”是全国剪纸艺人乐于表现的重要题材。高密剪纸“八仙”一别其他剪纸“八仙”的风格而独具特色。那像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的金石一样挺拔而又轻柔的衣饰,那黑黑的脸膛上神情各异的人物形象,那浓重的衣,飘逸的云,翩翩的形态,出神入化。既不像江南剪纸“八仙”那样纯以轻柔的细线、手绘式的五官来表现“八仙”人物,看上去玲珑剔透;也不像河北剪纸“八仙”那样以块面为主,只求整体轮廓,而无细部刻画,看上去浑厚粗犷;又不像山西剪纸“八仙”那样有刀劈斧凿之感。高密剪纸“八仙”有种巧夺天工、强烈醒目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高密剪纸除了具有浓重的金石味之外,还有一种韵味。线条布局有笔墨情趣,一把花剪如一支笔,剪出的作品有“豁出去”之挥运美。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似一幅国画长卷,浩浩荡荡,气势不凡。旗、牌、伞、扇、吹、打、乐、舞、笙、管、琴、箫,好不威风。顺序全是用民间习俗结婚仪仗而排列的,又故意强化了隆重,像皇家嫁女一样。
高密剪纸集大江南北剪纸的艺术特点,融玲珑剔透与淳朴深厚为一体,用阳剪与阴剪的手法,巧用黑、白、灰、面、线,善用锯齿纹和光滑面,剪制纹样有定规而不拘束,稚拙中藏精巧,粗犷中含淳朴,具有简约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颇具金石味。高密剪纸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宽泛,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戏曲人物、花鸟草虫无所不包,并广泛服务于当地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被誉为“高密三绝”之一,并在全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2008年,高密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