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政策 > 正文

助力文旅企业纾困解难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及时发动服务企业专员对接文旅企业,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同时,发挥集成式“团队服务”作用,突出“实、新、广”三字诀,用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工作方法,助力文旅企业纾困解难。


出实招 缓解企业生存压力

  “今年政府采购公益性演出服务100场,对我们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疫情期间,在剧院演出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采购演出为剧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潍坊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广伟说,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地市级国有专业表演团体,他们通过扩大公益性惠民演出的覆盖面,提升公益演出服务质量,提高政府购买公益文化演出资金的使用效益。这部分采购资金主要用于“一村一年一戏”、戏曲进校园公益演出,以及有关部门交办的临时性演出、展演活动,惠及群众4万余人。

  在帮扶企业过程中,市文旅部门突出“实”字,降低企业现金流压力。组织全市旅行社参与暂退80%旅游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开展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险直接替代缴纳保证金。激励文化艺术院团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常态化演出,购买潍坊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公益性演出服务100场,每场1.5万元。对宾馆饭店网络电视服务费以及网吧宽带费,在疫情发生月份到封控解除月份予以全免。牵头制定出台旅行社承接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关活动的细化办法。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专项资金400万元提前下达。

创新意 拉动文旅消费热度

  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消费新蓝海的文旅行业备受关注,全国各地纷纷把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发放文旅消费券,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去年第五届潍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中,市文旅局开展了“永远跟党走”系列专场音乐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放七批次演出定向消费券6.3万元;开展“一元游潍坊”活动,消费者只需花1块钱就能进景区,有力拉动了当地旅游消费。

  今年,市文旅局继续创新提升第六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将旅游线路、景区门票、星级酒店(民宿)等纳入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补贴范围。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方式,发放不少于400万元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另外,编制《潍坊文化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潍坊“齐鲁天路”旅游功能提升规划》,推出一批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旅游消费。加大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对“山东人游山东”“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宣传营销力度。发挥《潍坊市旅游地接奖励实施细则》拉动效应,依托“齐鲁天路”自驾游品牌,活跃全市旅游市场。组织文旅企业入驻“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广覆盖 构建帮扶联动机制

  丝绸文化是昌邑柳疃传统文化的灵魂。在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名单》中,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产生了冲击,仓库里两三个月的货物发不出去,而工人的工资等日常开支不能停,手中的流动资金显得尤为珍贵。让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疃丝绸技艺传承人、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魏耀林感到宽慰的是,昌邑市文旅局和昌邑市农商银行等部门针对非遗类文旅企业推出了“非遗传承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银行给了五百万元的授信额度,我们根据需要随时动用这笔资金。方式灵活,利息还低,手里有钱心里不慌。”魏耀林说。据介绍,“非遗传承贷”贷款额度最高500万元,贷款年限3年,贷款利率低,且由政府部门提供担保,深受非遗企业欢迎。不到一个月时间已办理“非遗传承贷”9户,授信706万元,用信665.55万元,避免了非遗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的风险。

  为了急企业之急,市文旅局建立了重点文旅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和中小微文旅企业融资需求库,健全推动金融政策有效落实保障机制。同时,建立重点文旅企业项目“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青州中晨书画艺术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工作专题调研,邀请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指导园区规划创建,确保今年满分完成验收,顺利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