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政策 > 正文

五彩纸鸢飞舞天地间 ——潍坊风筝产业在守正创新中发展壮大

2022年的春天,脚步格外缓慢。肆虐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再次发威,每年一届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也推迟举办。

  疫情可以暂时阻挡前进的脚步,却挡不住人们追逐梦想的步伐。在海边、在广场、在潍坊广袤大地上,五彩缤纷的风筝依然在春风里徜徉,在天地间飞舞。4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中,来自潍坊的“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惊艳亮相,让观众领略了世界风筝都的神奇和魅力。

  在潍坊,你想让谁飞谁就能飞。这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别样风筝 藏着“黑科技”

  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潍坊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上,“中国空间站”风筝腾空而起,手持国旗的宇航员从空间站出舱,神舟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完美对接,一连串形象逼真的动作让观众啧啧称奇。

  “中国空间站”风筝由第四代潍坊传统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刘志江及潍坊班墨风筝公司的十几位工匠合力制作。“去年11月份,我们接到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的委托,制作这个以航天为主题的风筝。我们召集了十几位有经验的风筝艺人、电子机械师等组成制作团队,很快确定了制作方案。为达到最佳放飞效果,进行了长时间的筹备和多次改版,制作过程耗时2个多月。”刘志江说。

  放飞过程展示了神舟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宇航员手擎国旗从空间站飞出,太空漫步,宇航员返回舱内,神舟飞船与空间站脱离返航等环节。面对现场观众的满脸疑惑,刘志江道出了其中的“黑科技”。原来,宇航员出仓为遥控操控,而神舟飞船采用了潍坊传统风筝技巧“风筝碰”原理,即风筝中带有附属机关。风筝放飞时,需先把天宫空间站利用串式龙身放飞,稳定升空后,运用“风筝碰”结构制作的神舟载人飞船沿线而上,和天宫空间站完成对接。

 开拓创新 不竭发展动力

  “中国空间站”风筝让人叹为观止,其实回眸近几年的潍坊国际风筝会,类似的“明星风筝”层出不穷。在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一只18米长的大型“硬核”风筝——“航空母舰”横空出世,吸引众多网友纷纷打卡;在第37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巨型风筝“白衣天使”和“诺亚方舟”吸引广大观众的目光;第38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红船”“井冈山”“延安宝塔”以及长达280米的巨型龙头蜈蚣风筝,更是赚足了眼球。

  永不满足,勇于创新,潍坊风筝艺人用一次次创新征服了人们的眼球。荣耀背后,是他们的汗水和坚持。

  今年68岁的王兆瑞,从小便跟着爷爷扎风筝、放风筝,参加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前夕,有个朋友邀请王兆瑞扎制大型有特色的风筝。旁边另一个朋友插话说,那就做个航空母舰,既拉风又吸引眼球。旁人的一句玩笑话,王兆瑞却拾到心里。“我先扎制了个一两米长的航空母舰风筝试验品,放飞效果不错,接着又扎制了一个十几米长的航空母舰风筝。”王兆瑞说,当这个“大家伙”亮相风筝会,没想到会成为“硬核风筝”,引起全国的关注。

  在潍坊,像王兆瑞这样痴迷风筝的艺人还有很多。他们在继承传统风筝技艺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创意,推动风筝精品层出不穷。

  2021年清明节期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应邀为《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主题风筝。他以硬翅风筝为基础,绘制时采用手工绘画,同时将九色鹿、飞天等元素融入其中,整个风筝既有传统美,又有现代感。今年4月他又为《浮生为卿歌》手游设计了一款玩具风筝“筝吟锦鸢”,以传统的禽鸟风筝为主要设计核心,削竹、糊纸、描染等手工技法均在此风筝上呈现,展示了潍坊风筝独特的文化魅力。

 节会为媒 推动集约化发展

  每到草长莺飞的季节,坊子工业发展区王家庄子村便是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制作各种各样的风筝。王家庄子村风筝扎制起源于明清,近三四十年才真正形成产业,尤其近十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经从单一的风筝加工发展成为集各类风筝配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王家庄子村在2015年被国际风筝联合会授予“现代风筝产业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

  王家庄子村的巨变,是潍坊风筝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之前,潍坊的风筝生产厂家只有20多家,且规模小、品种少,大部分局限于自产自销,年销售额仅有几十万元。如今,潍坊的风筝生产企业和个体户发展到600多家,设计生产的风筝规格品种达到上千种,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在吸收传统风筝精华基础上,相继开发出了夜光风筝、冲浪风筝、特技运动风筝等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0多亿元。

  “目前,潍坊风筝销量占国际市场的80%以上,国内市场的85%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现代风筝产业体系,推动风筝产业集聚集约化发展。”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