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政策 > 正文

王福州:非遗,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生命体(一)(5)

中国尽管有着当代最优的实践探索,由于缺少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面对如何向世界阐释现实的中国社会的问题,自身的国际软空间也变得狭小,与中国所拥有的硬实力不相称。非遗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作为国家层面的文化工程,兴起时间虽然只有20余年,但公众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以及热度不减却是不争的现实。作为整合性学术概念,非遗也已为大多数缔约国的保护实践和学术活动所认可。每一文明体必有自己的概念、分类与体系,以便形成自己的独特表达。非遗作为人本质力量的凝结,联结着主体的思维、经验与认知,并复现人类的智慧、理性与知识,因而其绝非只是一种具有艺术意味的“玩意儿”,或局限于个体在特定社会中所发现、为社会传统所保留并体现于特定种类的艺术品。学界要做的工作,便是用此概念去整合本国本民族的知识传统,循依文脉以形成新的知识生产群体。依托本民族的神话、传说、祭祀、卜卦与信仰等原始文化形态进行挖掘与整合,以形成跨门类的主干知识体系。同时,并不排除向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以及戏剧学、音乐学等传统学科进行知识采借。其既着眼几千年的丰厚遗存,围绕民族的文化传统,又不忽略佛教本土化历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亦不遗漏近现代传统文化当代转化中产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最终由分散的知识领域走向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论题。与此相衔接,表述体系关涉主体的智慧、价值、知识、经验与技艺,形成以概略反映相关学科门类共有规律的系统,即所谓的核心范畴与体系,既与相关门类实现互动,又使文脉、民族、基因与传承、赓续、融合得以交互,最终与具体的学科门类形成明晰的边界。中华文化也曾经历良莠并存的演变历程,因而循依文脉进行整合与提炼必是浩瀚的文化工程。但中华文化自具诊断、修复、扬弃并超越的内生特质,一旦适逢先进的社会制度或与适宜的生产生活相契合,也会闪现灵性光辉并展现深层智慧。有关非遗体系建构的元方法论、逻辑起点与核心范畴等关乎国家文化体系的构成,因此,围绕儒家文化进行挖掘拓展,无疑成为非遗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托、现实承载与未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