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政策 > 正文

如何在时代语境中推进文化的实践转化(2)

陈先达:我们的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都存在于现实之中。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传统文化作为事实具有客观性,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决于当代人的价值观,取决于我们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的关系不是“因为”和“所以”的关系,而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根本上说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根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有这些思想,我们才实行这些政策,而是我们的社会现实需要制定和实施这些政策,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臧峰宇:这实际上体现了文化研究的现实性问题,研究任何具体的文化形式,未必都要考虑现实性问题,但研究文化发展的总问题,离开现实性就无法把握问题的关键。我认同您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的关系不是“因为”和“所以”的关系,是基于当代社会现实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然”和“所当然”,然后探求如何使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思想粘合剂
臧峰宇:文化的古今相通意味着文化传统的延续,文明的建构体现了问题意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建构制度文明,要发展治理文化,促进文化治理。我最近重读《哥达纲领批判》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感到其中关于治理的内容很有价值。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也提供了思想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这里有一个从历史中汲取治理智慧的问题,与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时代化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复兴并不是要重写历史,因为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民族复兴是要在新的历史阶段创造未来。
陈先达:历史是处于一个时代的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是品读历史的人们的实践活动。如何看待历史,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其实,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的评价不可能改变已经过去的历史事实,而只能改变历史观,这就又回到文化的时代化问题。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还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确立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臧峰宇:我们在时代语境中探讨文化的实践转化,要秉持历史思维方式,也要思考文化认同问题。经过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观念的纽带,因为它彰显了民族精神,体现了炎黄子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共同文化取向和主流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成了文化的再生机制,促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这确实又回到文化的时代化问题,必须通过走向文明的实践成为现实,因而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实践命题。
陈先达:这么看问题是对的。文化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积淀,文化是一个民族成员自我认同的标志,这种认同就体现了文化的纽带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共同的语言中蕴含着共同的社会心理、共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包括情感因素、心理因素、认知因素等。民族的凝聚力,正是因为文化认同而产生了民族归属感,这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思想粘合剂。中华民族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在抗疫过程中得到生动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时代青音】陈先达、臧峰宇对谈:如何在时代语境中推进文化的实践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