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重点文化企业及特色文化小镇 > 正文

青青麓台 文脉书香

 
  怀抱麓台秋月的潍县美景,斜枕福源湖悠悠湖水,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坐落其间。“浮烟山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得天独厚的资源。”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馆长慈文德介绍说。
 
  南岳麓,北麓台。当湘湖文化的象征岳麓书院在南方传承理学学风时,潍坊最早的书院岳麓书院也成为北方文化灿烂的见证。以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传承潍坊麓台文化,提升乡村文明为定位,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对潍坊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去年12月,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获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其文化传承功能得到了高度认可,凭借“麓台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文脉传承探寻潍坊之源
 
  3月16日,潍坊麓台书院迎来济宁旅游团的一批游客,他们徜徉在潍坊之源文化展馆探寻潍坊文化发展历史。展馆内远古印迹、文明之源、齐地风采、经学之首、科举之光、东西交融、一堂缔约、民俗之根、文化振兴九大板块向游客展示着潍坊及浮烟山历史发展重要的见证信息。
 
  从二三十万年前的望留象,到远古文明的大汶口与龙山文化;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和两汉期间文化的发展;从古代到现代;从人文到饮食,博物馆的每一个珍贵藏品都让这个文化悠悠之地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展馆还介绍了文人贤能公孙弘,经学大师郑玄,尚书大儒刘应节,山左文坛领袖阎介石,儒学大师韩梦周、阎循观,金石学家陈介祺等,每位与这块厚土密不可分的贤人志士,为潍坊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分为南北两个院子,其中南院分为山左文化名人馆、乡村记忆民俗馆和石雕文化陈列馆三大部分。博物馆以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方式陈列,室内展厅采用封闭展柜与开放展柜相结合,并配合以图标、照片、拓片、雕塑、文字说明等多种陈列形式,辅助展品展示及研究工作,使麓台文化博物馆最大可能地将乡村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记忆和文化特点融入其中,以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没想到风景秀美的浮烟山下竟隐藏着这样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博物馆,就像一个窗口,游览过后我们对潍坊的历史文化脉络有了完整连贯的认知。从前我们对潍坊的认知只停留在风筝、萝卜等特产上,来过博物馆后才知道,潍坊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济宁游客郭苏联如是说。
 
  除了展览,麓台文化博物馆还推出了特色化、常态化的教育服务项目,游客可以参与体验亲手拓片、诵读国学等。馆内还专门为学生打造了少年出版物,为大众免费提供艺术培训体验等,让游客以互动的形式体验潍坊传统文化,加深对潍坊的了解和认识。
 
山左文化点亮书院之光
 
  “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元代开科取士首位汉族人状元、官至礼部尚书的张启岩,游浮烟山麓台时写就的这首《麓台秋月》世代流传,透露出麓台书院古老的文化内核。
 
  浮烟山麓台曾经云集了众多文人雅士,形成了有名的山左文化群:从汉代丞相公孙弘,到南燕国太子慕容超;从明代尚书刘应节创建麓台书院,培养学子读书明理、为官清正,到清代韩梦周、阎循观绍继前贤、秉承正风,麓台留下了众多求学佳话,也是古今文人谈书论道之地。
 
  “山左”是过去山东省的别称,“山”乃指太行山,中国古代坐北朝南,坐落于太行山左侧的为山东省,以麓台书院为首的文人聚集地文化名流辈出,浮烟山也因此被称为山左文化的发源地。潍坊麓台博物馆的山左文化名人馆是我市唯一一家系统化展览山左潍坊文化的展览中心,是人们研究我国古代教育文化历史——山左文化的重要依据。
 
  依托潍坊麓台文化博物馆,成立了麓台文化研究会。“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和教育的竞争,应该把目光投向麓台,挖掘研究和弘扬复兴麓台文化,尤其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对于研究麓台文化的意义,著名历史文化学者、潍坊市博物馆研究员、潍坊麓台文化研究会总顾问孙敬明给出了深刻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