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6月6日,我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在风筝博物馆举行,青州花毽、临朐手绘年画、高密剪纸、潍坊核雕、潍坊刺绣……一个个富有民俗文化基调的非遗名片在现场一张张铺撒开来,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创新、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活态传承
伴随着悠扬婉转的节奏,74岁的青州挫琴传承人赵兴堂手拿琴弓在琴弦上不停地舞动,演奏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开启了他此次非遗展示活动的文化之旅。
“我今天演奏的曲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能够来参加这个活动,心里很激动,希望通过现场展演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挫琴,把挫琴传承下去。”赵兴堂向记者说道。
“挫琴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古代的形制独特的乐器,由琴面、琴底、琴头、琴尾、琴岳、琴码、琴轴、琴弦以及琴弓构成。”说着,赵兴堂拿起手中的琴给记者展示。他说:“挫琴是流传在青州的一种古老乐器,我们称之为‘半边轱辘头’。2009年9月,青州挫琴正式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非遗活动现场,记者被一群可爱的泥老虎吸引住了。“造型优美、颜色干净是我们聂家庄泥塑的特点,彩绘更是泥塑的点睛之笔。”来自高密市聂家庄泥塑第22代传承人聂鹏正在向市民演示如何给泥老虎上色。他说:“看似简单的泥老虎,从开始挖土到最后成品,需要几十道工序,不仅对土、制成的坯有要求,对画的技术、颜色的选择都很有讲究。”
“这次来参加活动,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聂家庄泥塑。作为一个传承人,我有决心和信心把泥塑事业干好,把它传承下去,并不断创新,让其更有生命力。”聂鹏说道。
高密剪纸、潍坊风筝、布艺盘扣、聂家庄泥塑、临朐手绘年画……在现场,一个个非遗传承人耐心地手把手教学,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见人见物见生活
在展厅内,潍县布玩具、杨家埠木版年画、茧绸织染技艺……非遗传承人们带着自己的拿手绝活一一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不时地啧啧称赞。
“快看,这张年画好漂亮啊!”在展厅的一角,5岁的张雨涵被来自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深深地吸引了。
张雨涵的妈妈孙静表示,本来是带孩子来玩玩,没想到孩子非常感兴趣,而且也让自己大开眼界,增强了自己和孩子对非遗的认知度、自豪感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印制年画很有意思,我要把它带回家。”张雨涵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年画印刷,真正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这个地方怎么扎制?”“这个该怎么涂色?”“这个花毽原来这么多踢法啊!”……精彩的非遗展示让市民大开眼界。市民纷纷驻足并参与到非遗项目中,跟着大师门学制作,见证一件件非遗作品的诞生过程。互动式的体验活动也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回到群众身边。
感受匠心之道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以非遗为核心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青州市“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三五’模式”、“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1344建设模式”、“现代学徒制与非遗职业教育创新探索”、昌邑市“‘三位一体’乡村文化传统传承与激活创新实践”等项目,相继入选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创新奖。潍坊的城市非物质文化指数名列全国二类城市首位。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逐步呈现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每一个非遗项目里都有文化的积淀,每一位传承人心中都有动人的故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厚植文化土壤,更需要推动形成关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