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一部传承“红柳精神”的革命史诗


     每一座城市,都留存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遗迹。它们犹如闪光的足迹,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荣历程,也铭刻着无数革命前辈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开辟了连接胶东、清河、鲁中抗日根据地的红色交通线——渤海走廊。通过这条走廊,胶东十几万两黄金运往鲁中和延安,十几万名部队指战员和2000多名干部安全过往,大批战略物资和文件情报被运往各根据地。保卫渤海走廊的伟大斗争,锤炼锻造了大批优秀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为山东乃至全国抗战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作出了显著贡献。这段历史成为今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对外影响,使这段红色历史成为新时代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载体,今年以来,昌邑市启动了我市首部红色音乐剧《渤海走廊》的编创工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音乐剧通过鲁卫华、昌红柳、鲁大海等革命战士和群众智斗日伪顽,用生命掩护领导干部和黄金的生动经历,向广大观众再现抗战期间根据地党政军民坚定信仰、为党分忧、为国担当的动人事迹,倡树红色精神风向标。
 
精英主创团队唱响红色主题——
 
  “以牺牲小我的代价取得全局的胜利”
 
  在昌邑市北部的盐碱荒滩上,有一种再平凡不过的植物——柽柳,当地百姓又称之为“红柳”。柽柳有抗盐碱、耐旱涝、抵贫瘠的特点,有一寸碱土扎根,便长一丛苍劲壮美。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没有绚丽的颜色,也没有诱人的香气,朴素而淡定,深深扎根在这片莽苍的荒原上,守护着这片家园,守望着这方热土。
 
  “这种精神像极了渤海走廊的革命战士,以积极昂上的姿态捍卫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在编剧的时候,我们给女主角取名昌红柳,暗指昌北大地上的红柳精神,给男主角取名鲁卫华,有保卫中华的意思。”说起剧中的人物形象,该剧编剧、导演于克道出了自己的创作思路。
 
  目前,音乐剧的文字剧本和音乐剧本已基本创作完成。其中,文字剧本分为《使命》《接应》《智闯》《迷雾》《甄别》《信仰》以及《前进》七个章节,演出时长约120分钟。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潍北渤海之滨中共地下党员鲁卫华、昌红柳等人同当地群众,用血肉之躯掩护由西东进的首长去胶东抗日根据地,护送由东西行的黄金去延安革命圣地一路惊险而悲壮的故事。该剧以掩护为主线,优秀革命战士打造了一个以小的代价赢得大局胜利的掩护战范例,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该剧编创团队由国家和省内著名文艺工作者担纲。其中编剧、导演于克,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首都国庆60周年和70周年国家大型联欢晚会导演。作曲杨祖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创作的多部音乐剧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演出队伍和工作人员均为本土专业演员和文艺爱好者,他们在了解这段历史后积极参与这部剧,为传承发扬革命精神贡献力量。
 
  “为做好《渤海走廊》的编创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多次完整地走完渤海走廊,参观龙池红色基地和渤海走廊纪念馆,走访烈士子女,捕捉当年最感动人心的故事,整个剧本经过16次改稿,最终确定以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生动情节,展现共产党人以牺牲小我换取全局胜利的革命精神。”于克说。
 
  这部音乐剧将于6月中下旬进行首演。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是我市第一部红色音乐剧。作曲杨祖光表示:“音乐剧舞台限制小,而受众面广,尤其更受青年人欢迎。整剧以沂蒙山小调为基础,结合昌邑民歌,清新的山东民俗风味更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
 
再现渤海走廊革命人情怀——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当首长安全到达胶东抗日根据地、黄金安全护送出渤海走廊时,鲁卫华的重大使命已经完成,但日寇的主力部队却围剿上来,他们以屠杀学生和瓦城老百姓作为交换条件,威逼鲁卫华、昌红柳等人交出八路军首长和黄金。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共同的信仰,鲁卫华以“首长”身份为由,昌红柳以携带“黄金”为由,毅然决然地走向敌人,救出了学生和瓦城的老百姓,巧妙地掩护了其他同志的突围转移。最后,鲁卫华、昌红柳引爆了腰间的数枚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日寇同归于尽。主人翁用生命证明了“我是黎明前那片火烧云”的坚定信仰和伟大抱负,点亮了全剧“燃烧自己,照亮明天”的红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