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山东首位女党员王辩

   王辩,字惠琴,又名黄秀珍,化名宫琦,诸城人。随父王翔千到济南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1928年被捕入狱,出狱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山东。新中国成立后,调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她是山东首位女党员,离休后撰写了20余万字的回忆录,为中共党史、妇运史、青运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

随父去济南不再裹小脚
 
 
  王家在诸城相州是名门望族,王辩的父亲王翔千毕业于北京译学馆,先是在济南《大东日报》和《齐鲁民报》任编辑,后又回乡办学,传播新思想。他办的新学触怒了当地劣绅,被迫离乡赴济,发愤探求革命道路。王辩跟着父亲去了济南,并在济南放了脚。到济南读书,是她走上新生道路的开始。
 
生于相州名门 母亲勤劳贤惠
 
  1917年济南趵突泉市坊,走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和两个女孩。大点儿的女孩11岁,一绺头发从刘海上面分出,扎成小拗辫,编入中间的大辫子,用红头绳扎成一节圆棍。大辫子从头顶垂下来,红头绳拖在辫梢上。她穿着黑印花水红西纺绸褂子,把夏天穿的洋纱当成一年四季的大礼服。脚下是一双贴着绫花的尖头绿布鞋,鞋尖系着一撮线缨。这就是王辩。 
 
  王家是诸城相州的名门望族,家族堂号为吉星堂。王辩7岁时,被祖母、母亲和照顾她的老孙妈缠了脚。父亲王翔千坚决反对,从北京回来命令放脚,还亲自用夹板夹了底子,给她做成小靴子。可他一走,王辩的脚又被老太太们缠上。老太太们还一唱一和:“这时候叫她放了脚,到后来要受她的埋怨呀!”“放了脚就得到远处找主,让人看不起呀!”“巴山的姑娘不怕,人家常年住在省城里呀!” 
 
  王辩的母亲是个勤劳贤惠的传统妇女,针线活好,插花描云样样精通,被称为“王家第一好媳妇”。她从19岁嫁到王家,大姑子、丈夫、小叔子,还有两个小姑子的全部穿戴都是她做。她还为大姑姐办了一个大嫁妆,省了不少裁缝钱。她每天跑上跑下,忙到午夜,还要为从外面回来的公爹准备夜宵。白天她要给公爹梳头,按婆母的指示给女工发放每顿要做的饭菜。女工和好擀饼的面,揪成一个个面团,她查清数目报告给婆母。她去米面贮存屋里开锁,看着女工取出要用的数量。她有时到厨房监工,看着女工下饺子、下面条或是往大盆里盛小豆腐。到过年过节她要看着,把蒸的干粮查实数目存放起来。女工做饭的每一道工序,都由她在旁边监管着。她从不对女工吹毛求疵,总是和和气气的,女工们都尊重她。 
 
随父到济南自此放脚 进女师附小插班学习
 
  在王家,女孩生来就比男孩低一等,家族里的老人开口闭口叫女孩“闺妮子家”。比王辩大一岁的哥哥,从小就被祖父母抱去抚养,宠爱有加。一次,哥哥打秋千不慎掉下来摔伤,祖父偏信一个谄谀的内科医生,越治越坏。哥哥背后腰间长出一个碗大的脓包,老不收口,十岁时死去。 
 
  王辩母亲生下的第二个男孩,又被祖父母抱去抚养。弟弟任性,离不开母亲,整夜哭喊。王辩四妹出生还没出满月,三岁多的弟弟就得白喉去世。王辩和母亲在屋里偷偷地哭。 
 
  母亲出嫁前没有过多的衣物,出嫁后也没有娘家补充,日常穿衣都作难。每生一个孩子,她就把两家给做尿片的土布,挤出来做成褂子穿。她唯一的积蓄就是用磕头钱买了一头小牛,寄养在别人家,生小牛后卖了两家分,攒的四十吊钱存在账房那里,王翔千办学没钱拿去用了。母亲对生活不抱怨什么,但两个儿子的死,让她开始埋怨…… 
 
  1911年,王翔千从北京译学馆毕业,在济南《大东日报》任编辑。1912年,任《齐鲁民报》编辑。一年后,王翔千辞去工作,回家乡办学,自任校长兼教员,传播新思想,培养出一批新一代知识分子。王辩在父亲的国民学校里读了两年书。
 
  王翔千办的新学,触怒了当地劣绅。1916年,迫于家族压力,他离乡赴济,发愤探求革命道路。他先在法政专门学校当校监,后改作文案。学校给他分了一处院落,他回相州接家眷。王辩的祖父火了,跑到二闺女家不回来。王翔千只好自己先回去,托人圆说,才达成协议,祖父只允许王辩和她的二妹去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