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博物馆里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在潍坊市第一招待所里,有一家专业的年画博物馆,是山东省第一家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7月7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里珍藏着各种品类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大多数是明清时期的古版年画拓印版,现在存世数量非常少。在现场,木版年画收藏家张清树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收藏故事。


  采访中,张清树从展柜里拿出一套《中国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历代古版孤本全集》拓印版,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画店百家、画版数万,年画行销大半个中国,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形成三足鼎立、名噪一时的中国民间三大画市。不过,上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杨家埠木版年画受到较大冲击,大部分传世古版被毁,画样被烧。

  1978年,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成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社历经数十载,费尽千辛万苦,搜集了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原(孤)版近千套,保护了一大批明清时期木刻版,成为全国收藏年画古版最多、品种最全的文化艺术单位。

  杨家埠木版年画社的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一起对明清时期木刻版进行甄别、分类、整理,并创作了一大批新年画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使杨家埠木版年画焕发青春。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杨家埠木版年画于2004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们打造的《中国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历代古版孤本全集》,全部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社馆藏的明清及历代古版年画木刻版原版拓印,精选历代古版原版作品506套,其中明代古版年画23套,清代古版年画273套,民国时期老版年画30套,年代不详古版125套,新中国成立初期老版年画55套。按题材分为吉祥故事卷、神像卷、山水花卉瑞兽卷、仕女卷、童子卷、近现代年画卷,共六卷,为四开本,采用“古法木版水印”的传统技艺,用防伪宣纸和国画颜料,纯手工拓印,永不褪色,可以永久保存。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版,目前该套古版木刻版全集已被相关部门保护起来,所以拓印版藏品也是比较罕见的。



想为传承和发扬杨家埠年画传统艺术贡献力量

  张清树介绍,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工艺非常特殊,所有环节均要纯手工制作,分为朽稿画样、雕刻木版、套版拓印、烘货点胭、手工装裱五大步骤、30多道工序。古版年画色稿有几种颜色,就需要几块古版,经过几次套印,只有技艺娴熟的拓印技师才能完成。杨家埠村现在只有几位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还有这种手艺。

  从事酒店生意的张清树经常批量购买杨家埠木版年画,因此结识了不少老艺人,逐渐爱上了这门传统艺术,后又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取得联系。得知该社有意将馆藏的历代古版年画木刻版原版进行拓印,但资金不够时,张清树慷慨出资完成这一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