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新在潍坊学院作《陈介祺金石文化的挖掘与弘扬》主题讲座。 |
|
|
通讯员 杜敏 文/图
潍坊自古就是金石重镇,金石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以陈介祺为代表的金石大家,以收藏、研究、传拓、考据而名震海内,为金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打下坚实基础。
穿越历史云烟,漫步在金石之中,陈新作为陈介祺研究会会长,他坚持“小协会要有大作为”理念,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择一事终一世”的恒心,描绘着中国“金石之都”、国际“金石圣地”的愿景蓝图。
每一次回眸都是对先行者的致敬。2021年潍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已结束一个月,记者再度与陈新面对面,共同感受潍坊醇厚的金石文化。
为什么做——
源自文化底蕴 缘于我辈责任
陈新与陈介祺“结缘”始自1982年,那时他尚在部队,习书法过程中接触了一些名家,知道潍坊有陈介祺、“万印楼”。后因见到一幅陈介祺的篆书,觉得非常喜欢,便开始深入学习与陈介祺有关的知识,眼界和情怀悄悄生长。
陈介祺毕生精力倾注在金石收藏、鉴赏、考证、研究和创作中,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学术界公推为19世纪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万印楼”精选收藏了秦汉古玺印7000余方。
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样一位重量级金石大家、一座承载金石文化的“万印楼”,“恰逢盛世,把陈介祺金石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这辈人的使命和担当。”46岁时,陈新写下新的人生之志——这是中华文化弦歌不辍的精神瑰宝。
2012年年底,55岁的陈新退居二线,在潍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决定成立陈介祺研究会。“能走到今天,更是离不开潍坊市、潍城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他感慨。
怎么做——
传承优秀文化 彰显担当勇气
2013年4月,陈介祺研究会成立,提出了“小协会要有大作为”理念,制定了短期目标——征集海内外名家作品,十年再造一座“万印楼”,重塑“万印楼”在印学界的地位,重振潍县金石重镇雄风。远期目标——弘扬金石文化,打造中国“金石之都”、国际金石圣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研究会是一个有情怀的团队,张荀、赵洪祥、杨潍安、王清平、解奎刚、李洪刚等,心怀文化千秋,凭着对陈介祺的敬仰和打造“金石之都”事业的执著追求,带领书法篆刻界的爱好者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没有报酬、不计得失,他们征集到800余件作品,最终选出400余件展览,2014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暨篆刻名家邀请展。
带来什么——
“金石之都”永驻 金石文化流长